李建建
【摘 要】我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農產品的增產增量,為提高農業種植與收獲奠定了穩定的基礎保障。下面文章主要對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月與發展展開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我國農業事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機械;自動化;現代農業;農業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的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進程也取得初步成效,大大增強了我國農業生產效率,農村經濟收益顯著提升。當前我國農機自動化發展雖然還受諸多因素的制約,但在具體實踐中這些問題會不斷得到解決,農業機械的自動化發展速度也會日益加快,大大提升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
一、農業機械控制自動化水平的發展現狀
農業生產自動化主要是指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由農業機械提供動力自動地進行生產,達到降低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和效果。目前農業生產自動化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半懸掛式、懸掛式和牽引式。農業生產自動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勞動強度,由機械設備提供動力來進行生產,只需要技術人員在過程中控制機器來耕作。生產自動化的安全性也是比較高的,生產機械代替人工,減少生產帶來的風險,機械如果在生產中出現故障,也能夠進行故障警報,有效保護生產者。當前農業機械已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農業生產活動中機械的使用率也大幅度提升。農業生產自動化的發展主要是依靠生產設備的不斷升級換代,我國加大了對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投入,生產設備也越來越先進。農業機械化的使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農業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包括播種設備、收割設備、旋耕設備等,這些機械設備的使用,代替人工操作,提升生產效率。其次,自動灌溉技術,利用計算機控制,實現自動化的灌溉技術,既可以節約灌溉用水,又可以實現灌溉的自動化[1]。
二、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現狀
(一)農業機械設備較為落后
中國在農業機械設備方面與大多數發達國家仍存在著差距。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設備較為落后,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地形復雜多樣,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技術的實現還存在固有難度,借助牲畜與人力從事農業生產的現象依然十分普遍,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與科學技術之間沒有達到有效融合。當前我國現有的有關農業機械的制造技術大部分是借鑒發達國家得來的,自主研發的成分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不利于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缺乏技術指導
由于我國農業發展歷史較為久遠,所以,農業生產從業者在進行農業生產時,總會在不自覺中受過去傳統農業觀念的影響,按照傳統農業生產模式進行耕種。再加上農業生產從業者自身缺乏一定的知識和技術指導,使得農業生產從業者在生產過程中,機械控制自動化發展觀念極為淡薄,不能根據實際農業需要進行合理的灌溉。這就造成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低下,農業機械也得不到良好的推廣和應用。
(三)農民機械化使用意識不強
農業機械自動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準,是實現機械化生產,提升生產效率的重大舉措,極大地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但是在農業機械自動化快速發展下農戶缺乏機械使用的意識,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只要體力允許,便不會使用機械,導致機械設備的應用困難。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區域,機械自動化幾乎為零,還保留著傳統的農耕方式[2]。
三、我國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發展策略
(一)建設機械化農業生產示范區
農業機械推廣還可以采用建設機械化農業生產示范區的形式,不同于傳統的農業機械推廣,生產示范區的形式能夠給農業戶比較直觀的感受而非知識推廣員的解釋。在當地建設機械化農業生產區還能夠測試農業機械的性能,檢驗這一類型的農業機械設備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生產環境和地形地勢。不過,生產示范區的建設是需要不少成本的,當地政府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對建立示范區的成本效益進行估計,合理地提出計劃,確保計劃有效而又經濟地實施。
(二)推進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創新應用
一方面,依據我國農業機械技術發展方向,區域農業機械監理部門可利用高新科技技術,逐步推進農業農業機械作業自動化、高效化。同時以微電腦技術、GPS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為要點,著重發展精細農業,提高農業機械自動化監控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區域農業機械監理部門可以適度規模經營為原則,結合區域主要生產作物生產技術特點,進行套作聯作機械設備創新應用,為區域經濟作物生產效益提升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依據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區域農業機械建立部門可以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為核心,在內燃機、農用運輸機械、拖拉機等低污染節能型設備應用的基礎上,加大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成套機械、無污染低污染病蟲害防治設備、高效節水灌溉設備及補灌設備的推廣應用。如免耕播種機、耕整地聯合作業機、深耕機械、秸稈粉碎還田機、地膜撿拾機等。同時依據循環利用資源概念,構建農業機械自動化信息平臺,為農戶及時了解農產品生產調整及機械設備應用信息提供便捷的渠道[3]。
(三)增強對農業生產機械的維護與修繕
農業機械的修繕效率的提升得益于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與其核心技術的進步使得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故障幾率大大降低,農業機械更為安全穩定,實現農業機械技術的智能化、數字化以及自動化建立完整監控系統,借助信息管理平臺及時發現故障所在,確保農業生產效率。
(四)加強計算機視覺技術在未來農業發展的應用
計算機的視覺技術是當前信息技術重點研究的領域之一,此項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能夠被應用于自動收貨、記錄農作物生產信息、管理農業的種植資源以及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鑒定。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能夠推動農業經濟的快速提升,充分開發與利用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生產技術,不斷對原有的農業機械設備進行改革與升級,以提升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加強對農業機械自動化的信息管理可以保障機械設備平穩有效運行,提高對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工作切實保障農業數據輸出。信息化集成系統能夠使農業機械的管理職能得到充分發揮。提升計算機系統在技術上的應用,能夠更好地推動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發展水平。
(五)加強政策引導與扶持政策
政府方面的支持是農業機械智能化與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指導,政府應該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扶持力度。現階段,國家雖然逐步提高了對農機現代化的關注程度,但在相關設備與技術研發上的支持力度明顯不足。所以,各地區政府應該出臺農機研發政策,通過政策引導,促使更多的人才參與到產品創新及優化升級等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農機的智能化及自動化水平。基于農業生產環境的特殊性,農業機械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裝備未來需要投放的環境較為惡劣,且后期的維修保養工作也較為復雜。基于此,需要提高智能化及自動化農機設備的環境適應能力及耐久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然而對于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應用遠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無形中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切實提升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水平,推進農業機械設備的技術改革創新,積極發展精準農業,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杜靜.傳感技術在農業機械自動控制系統中應用實踐分析[J]價值工程,2018,498(22):249-251.
[2]林強.自動控制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運用探析[J].南方農機,2018,49(8):33.
[3]朱國凡.關于農機自動化控制可靠性的研究[J].農機質量與監督,2018,160(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