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 要】人才是第一資源。我們各項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人。面臨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新形勢帶來的新挑戰,我們要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就必須要把人才建設放到各項工作最突出、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登高望遠,站在事業長遠發展、基業長青的角度,切實做到善于用人治事,才能解決好人才隊伍建設這個最關鍵的問題。本文則從領導者如何用人治事的角度,做一簡要分析闡述。
【關鍵詞】人才;建設;用人治事;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治國之要,首在用人。人才是成就事業的根本,用人應當用其所長。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同的工作崗位,對員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對崗位也有不同的適應性。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員工的才能和素質,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既要防止大材小用,浪費人才,也要避免小材大用,虛占其位,貽誤事業。拿破侖說,“最難的倒不是選拔人才,難點在于選拔之后,怎樣使用人才,使他們的才能發揮到極致。”領導者善于用人治事,關鍵要做到3點。
1、用人不疑
任何一個領導都不可能包辦一切,對員工既然用之,就要給予充分的信任,讓員工在事業的舞臺上有充分的展示空間,這也是領導者自信的表現。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主要的是做到“三放”:放心、放手、放權。
所謂放心,就是領導要充分信任下級,疑人不任用,用人不懷疑。正如歐陽修所說,“用人之道,要在不疑。寧肯艱于擇人,不可輕任而不信。”領導的信任能使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與尊嚴,從而成為催人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并且領導信任下級,下級也會信任領導,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使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一致行動。所以有人說,領導給下級多少信任,下級就還給領導多少干勁,信任和干勁成正比,這是很有道理的。也正如古話所講“士為知己者死。”
所謂放手,就是要消除顧慮或限制,鼓勵下級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在遵守大的原則、規定的前提下,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縣宰之權,受制于州牧;州牧之政,取則于使司。迭相拘持,不敢專達。雖有政術,何由施行?”當然,放手不是放任,不是把工作交給下屬之后就置之不理,任其放手發揮。作為領導者,在部署下屬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通過對目標、資源、時間三者的統一把控,及時進行過程監督和協調解決問題,及時調整工作方向。
所謂放權,就是要合理設置各個層次的權力,把該給下級的權力都給下級,并支持下級規范行使。這樣才能發揮各個層級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反之,領導如果大事小事一把抓,本事再大,水平再高,也難以把事情辦好,而且還會很累。俗話說“一個人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子”就是這個意思。當然,放權也并非易事,除了智慧和勇氣外,還必須要遵循幾點規則:其一,要有規范性,授權要有依據,遵循基本程序,符合組織原則,避免主觀隨意性;其二,要有權威性,授權要由相應領導機關或領導者做出正式決定,并且明文公布執行;其三,要有層次性,哪一級職權范圍多大,應有明確規定,上級對下級不能越俎代庖,下級對上級也不得僭越。
2、量才適用
用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選用人才時,要堅持“人事相宜,人崗匹配”,“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使各類人才的才能與智慧真正用在刀刃上,充分發揮其應有效能。“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求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人各有所長,關鍵是怎么用。
一要用人之長。世界上真正的全才不多,人才通常也是各有所長。在我們企業也是一樣,各類員工都有,如:有的人善于搞商務,有的人長于管理,有的人翻譯很好,有的人執行力很強。作為領導者,就應當充分根據員工的個人特長,把他放在適合的崗位上,合理加以使用。就像搭積木一樣,做到合理組合。正如劉邦對蕭何、韓信、張良的任用,任何一個人才,只有把他放在最能發揮優勢的位置上,才能顯其長、隱其短,才會干的出色,否則放錯了位置,不但做不出成績,反而貶損人才的價值,對人才也是一種浪費。
二要補人之短。如果領導干部只用所長,而不注意補員工之短,這樣的領導是慢性人才殺手,因為忽視下屬的弱點,放任不管,這些弱點很可能變成致命傷,最終也會毀了這個人才。同時,“只用所長,而不補其短”的涸澤而漁的做法會讓員工認為自己難以成長,內心失衡,逐漸流失。“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很多領導苦惱人員的流失,人員成長緩慢無法適應工作需要;其實只有補短才能凝聚人心,這一點需要領導者主動考慮。要讓員工覺得跟著團隊可以彌補自己的短板,他們定會自信滿滿,進而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工作熱情。這樣的領導才能真正帶好兵、用對人,才能真正讓員工隊伍有凝聚力、有戰斗力。
三要善用強人。奧美公司的創始人大衛·奧格威曾說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雇傭比自己矮小的人,那我們的公司將變成侏儒的公司。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雇傭比自己高大的人,那我們的公司將變成巨人的公司。領導者用人,要敢于用“能力強過自己的人”,只有敢用,才能善用;只有使人才自身能力得到超強發揮,才能使事業有超常發展。劉備任用諸葛亮就是善用強人的典型例子。
3、團隊致勝
一排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或大或小都要依靠別人的力量、依靠團隊的力量。只有加入團隊、降低內耗、借助團隊的力量,才能有效提高自己和團隊的效率。“雁行理論”就是這個道理。堅持團隊致勝,打造優秀團隊,有4點非常重要:
一是多分工協作,少單打獨斗。盡量少提倡個人英雄主義、反對單打獨斗。單位是一個由各方面人員組合而成的整體,需要大家的共同分工協作,講究團隊配合,才能推動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多互通情報,少不相往來。這是毛澤東同志《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說的一條工作方法:黨委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這對于取得共同的語言是很重要的。在團隊里面,相互溝通交流情況,有利于領導者掌握全局,有利于推動解決問題。
三是多補臺,少圍觀。作為團隊中的每一個個體,團隊的成功失敗、榮辱興衰,事關每一個個體的切身利益。古人排兵布陣、用兵打仗,弓箭手、盾牌手、騎兵、步兵等各個兵種之間講究相互配合、協同作戰,就是為了相互補臺補位,在發揮各自長處的同時,彌補各自的短處。
四是多討論,少爭論。討論可以更好地讓大家取得共識,從而有利于統一思想、統一目標、統一行動,這是團隊致勝的關鍵。爭論則純粹屬于內耗,完全沒有必要。在一個團隊里,如果爭論太多,牢騷太多,往往會對這個團隊產生很大的破壞作用,不僅對團隊有傷害,對自己也有傷害。《曾國藩家書》里就說:牢騷太盛者,其后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人必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