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鋒 熊巍
【摘 要】大學生黨員是我黨進步和發(fā)展的后備力量,其開展志愿服務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是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在行動中的最好體現之一,筆者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黨員開展志愿服的關系入手,并提出了開展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
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方案”的出臺是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同時也拉開了深化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序幕。“方案”特別提出:“在學校,重點要求黨員增強黨的意識,自覺愛黨護黨為黨,敬業(yè)修德,奉獻社會。”
2017年6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通過《志愿服務條例(草案)》,更是為黨員志愿者開展服務活動規(guī)定了扶持和保障措施。
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大學生黨員開展志愿服務的關系
(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黨員開展志愿服務的指導思想。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單是響亮的口號,更是要全體黨員沉下心來去認真學、認真做。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加強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思想上的教育和管理,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來指導黨員的行為規(guī)范。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本身就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學校提出的“愛黨護黨為黨,敬業(yè)修德,奉獻社會”是最好體現之一,只有跟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思想真諦,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才能不跑偏、不變味,不流于形式,才能長期有效的開展下去。
(二)黨員開展志愿服務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的有效載體。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黨員同志對黨章黨規(guī)、對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熟諳是指導“做”的基礎,只有理論,沒有實際,只有思想,沒有行動都達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要求。思想合格的黨員如果沒有行動這個載體來檢驗,是不能稱之為合格黨員的。黨員開展志愿服務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供載體、提供平臺,通過黨員開展志愿服務來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的效果。
二、構建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的建議
(一)加強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的管理
1.做好志愿者注冊工作。注冊志愿者不僅僅是在數量上的統(tǒng)計,也是普通黨員和黨員志愿者在思想上、行動上先進性的體現,更是一種光榮身份的象征。
2.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要做好登記和證明工作。不論是統(tǒng)一組織還是個人進行都要及時、準確的進行統(tǒng)計,不讓老實人吃虧,每學期或學年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的情況進行公示,進行表彰,讓志愿者感受到組織的認可,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同時也給其他同學樹立典型,發(fā)揮其榜樣的力量。
(二)志愿服務要創(chuàng)新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志愿服務要長期有效的開展下去必須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的活動形式和內容。
1.志愿服務的形式不僅僅局限于黨組織統(tǒng)一安排,更多的是使大學生黨員在平時,如:寒暑假、周末自發(fā)的參與到志愿服務中去。
2.根據大學生黨員志愿者的專業(yè)特長進行志愿服務。比如師范類院校的學生可到中小學支教、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可到社區(qū)進行義務電腦維修,文秘專業(yè)的可到鄉(xiāng)鎮(zhèn)、居委會處理文字工作等。
3.結合重大節(jié)日或紀念日進行特定的志愿服務,如:交通協管、普法工作等。
4.要充分的調查研究,了解基層單位的需求,做到精準服務。
只有志愿者對志愿活動的內容更感興趣了、更擅長了,才更有積極性;只有能夠做到精準的服務,才能實實在在的幫助地方、基層解決問題;通過志愿服務也能使我們黨員志愿者的業(yè)務水平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就業(yè)競爭力,實現雙贏。
(三)建立志愿服務基地
志愿服務的開展需要有平臺和落腳點,所以志愿服務基地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根據大學生黨員專業(yè)情況選取一些專業(yè)對口、地理位置合適、有需求的社會基層單位建立志愿服務基地。高校基層黨組織和社會基層單位可以通過協議商量好志愿者的服務內容和頻率、志愿者的安全保障等,從而保證志愿服務的順利進行。
(四)完善志愿服務的激勵機制
志愿者數量少和積極性減弱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在于激勵機制不到位。雖然說志愿服務是自愿的、不求回報的,但是激勵機制是指揮棒,是引導廣大黨員思想和行動的指南針。
1.把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作為各級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考核內容,把志愿服務的時間和成效作為評先評優(yōu)的基本條件。
2.加強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創(chuàng)新,把志愿服務情況納入素質拓展學分或社會實踐學分來計算,充分調動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
(五)加大志愿服務的經費投入
高校黨組織要把志愿服務做的有特色、有影響力、形成品牌就要加大經費的投入。志愿服務是學校的一張名片,對樹立學校的良好辦學形象,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有積極的作用。建議高校劃撥專項經費來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其次也可與相關基金會或公益組織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來保障志愿服務資金的充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guī)則意識、奉獻意識”,這是對志愿服務發(fā)展的新要求、新期望。當代的大學生黨員肩負著時代的使命,承載著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重擔。我們堅信當代大學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鄺綺琳.試論高校黨建中學生志愿服務的可行性和發(fā)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3(5):80-81
[2]劉袆男.建立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機制的思考[J]黑龍江科學2016(7):112-113
[3]高亮.踐行“兩學一做”讓黨員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J]沈陽干部學刊2016(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