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高職教育不斷擴招,對于各類高職人才職業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當前高職人才職業能力評價的需要,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方法,提出高職人才AHP綜合評價模型,給出了計算方法。最后對AHP綜合評價模型進行應用評價。
【關鍵詞】人才職業能力;層次分析;判斷矩陣;權重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新興產業的不斷涌現,急需大量復合型人才,對于各類高職人才職業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出現了高職院校擴招百萬的喜人景象。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對人才職業能力進行綜合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了適應當前高職人才職業能力評價的需要,本文運用被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的層次分析方法([1-4]),研究高職人才職業能力的綜合評價問題,提出高職人才AHP綜合評價模型。
1.建立AHP模型
設定人才職業能力評價為目標,記為A;人才的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操作能力等3項為一級指標,分別記為B1,B2,B3; 人才的思想政治與法律知識,交流協作與行為修養,通識性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必修知識,專業選修知識,專業見習與實習,設計與論文寫作,社會經濟活動等9項為二級指標,分別記為C1,C2,C3,C4,C5,C6,C7,C8,C9;待評人才為待評價對象,分別記為X1,X2,X3,X4,… 建立AHP模型如下頁圖1。
從下述模型圖可以看出,二級指標C1,C2,C3只與一級指標B1相關聯,二級指標C4,C5,C6只與一級指標B2相關聯,二級指標C7,C8,C9只與一級指標B3相關聯,評價對象為待評人才X1,X2,X3,……與所有的二級指標C1,C2,C3,C4,C5,C6,C7,C8,C9均相關聯,都應畫出連線。
2.構造判斷矩陣與權重計算
2.1構造判斷矩陣
根據AHP模型示意圖所示,請幾位教育方面的專家,依據個人對評價指標的主觀評價進行綜合分析,對各指標之間進行兩兩對比,然后按9分位比率排定各評價指標的相對優劣順序,依次構造出評價指標的判斷矩陣。
2.2權重計算
關于判斷矩陣權重計算我們采用幾何平均法(根法)進行計算。即首先將判斷矩陣按行乘積,其次將所乘結果開n(矩陣的階數)次方根,最后對所求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處理后的向量即為所求權重向量。
3.人才職業能力的計算
3.1制定標準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標準,制定人才職業能力綜合評價表5。對應9個二級指標共有25個觀測點(觀測點個數及基本要求都可以自行確定),每個觀測點給出A,B,C,D共4個等級,對應的分值分別為4,3,2,1,按二級指標統計得分數。
3.2人才職業能力基礎數據的采集
根據評價工作需要,成立專家評價組,確定人才職業能力綜合評價的觀測點個數及其基本要求,根據待評人才所修課程的成績,思想政治考核成績,教育教學實習實踐成績,以及考核現場表現,由專家組成員按觀測點打分,再按二級指標統計得分。
4.人才職業能力的AHP綜合評價
我們選取5名待評人才,分別記作X1,X2,X3,X4,X5,他們通過專家組評價得分分別列在表6的第4,6,8,10,12列中,將每名待評人才的9項得分分乘以相應的一、二級指標的權重,就得該名待評人才這一項的貢獻分。根據貢獻分的總分排待評人才職業能力的順序。這5名待評人才按從高到低的排序是X2,X1,X4,X5,X3.
5.結論
通過試用分析,我們認為該綜合評價模型具有以下特點:
(1)本綜合評價模型的評價標準可由使用者組織專家組自行修訂;基礎數據的采集方法方便使用;
(2)使用的AHP方法可行;
(3)從表6中可以看出,按專家評價得分排序是X1 > X2 > X3 > X4 > X5,而按貢獻分排序是X2> X1 > X4 > X5 > X3,這說明在當前權重指標下,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其意義表明觀測點得分不同,對職業能力貢獻分數不同,自然職業能力不同。
(4)可以根據崗位對人才的要求,由專家組利用AHP方法確定權重,利用本模型篩選適應該崗位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彥.中學教師職業能力AHP綜合評價方法[J].智富時代,2018(7):412-412.
[2]王彥,高揚.論新課改視閾下的數學專業學生的能力結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7):161-162.
[3]王彥.高校辦學效益的層次分析評價方法[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5,25(4):27-29.
[4]王彥. 層次分析方法及其在新產品開發中的應用[A].系統工程研究與應用[M].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