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飛
【摘 要】由于教學評價的復雜性、教師地位的變化以及學生評教的日益風靡,學生利己性評價失范、快樂學習理論誤導、評價標準僵化、評價模式固定、對教師缺乏尊重等現象與盲目性、隨意性、經驗主義、科學水平低等問題凸顯,使評教停留在“軟評價”水平,評價結果缺乏效能。研究評教失范并改進學生評價的方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教學評價;學生評教;失范;輿論;教師地位
高校教學評價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地方高校由于各種原因,存在“學生評教失范、快樂學習理念誤導、評價機制僵化和對教師缺乏尊重”等問題,導致評價失范——評價結果缺乏科學性與客觀性,給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帶來困境與挑戰。
一、學生評教失范
推廣論認為,學生評教是承認教育市場化語境下學生和家長作為消費者權利的回歸;荒唐論認為,學生由于年齡、認知與知識水平限制進行評教是荒唐行為;管理失職論認為,學生罷免教師是學校推脫責任與管理失職的結果;緩行論認為,學生罷免教師,可能挫傷教師積極性導致厭教,助長師生雙方惰性。不可制度化認為學生評教有失公允,違背教育規律;由于金錢至上社會觀念,教育“主權”移交給非教育者,學生“反客為主”永遠不是教育的理念。
美國相關研究中學生評教無效或存在偏差的聲音非常強烈,其科學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學生評教的異化是“教育產業化、教學市場化、知識商品化”語境的必然結果。我國地方院校學生評教的主觀化、隨意性、盲目性與利己性等非科學評價是導致評教失范的主要原因。如某教師制止學生上課聊天被評“上課缺乏互動”而無視其提問、討論、個別指導等環節;某教師應學生作業錯誤離譜而評價其“上課完全沒聽”被歪曲為“打擊學生”。學生基于自我利益最大化考慮會無視評教標準,將利益因素嵌入評價考量。師生被迫在分數上相互“取悅”,考分不能客觀反映學生學習結果。教師每句話都小心翼翼,搞“教學形式主義”、“糖衣炮彈狂轟亂炸”,失去的是教育的良知。
二、“快學學習”理念誤導
陳寶生特別強調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不是輕輕松松,玩玩游戲就能實現的。縱觀我國從上至下都充斥著西方爭議巨大的“快樂教育理念”謊言!一些學生評教關注學習過程是否“快樂”而無視學習收獲。
快樂屬于感官,屬于本能,是原始快感而不是文明情緒,是生活情緒而不是教育情緒!以快樂為目的的教育永遠不是教育,是教育產業客觀需要重商者的謊言!從學習意義上說,學習過程不可能都是快樂的,教育強調學生克服困難后的成就感、實現欲,在意成功后的喜悅,而不是快樂的感官刺激。強化感官刺激下的快樂沒有任何人類價值與教育意義!更不是教育的條件與本真!所以教育不能以是否“快樂”為評價標準。
三、教學評價標準僵化——教學計劃必須與實際進度一致
教學計劃既然是“計劃”,就應允許“變化”。教師基于教學反思,教學計劃與教案需要在日常教學不斷完善。如調整教學進度,增加學科前沿知識,這本身就是教學研究的過程。是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發揮創造性教學能力、培養教學研究興趣的有利條件,是教師專業化的體現。一些高校基于易于評價與管理考慮,存在“教學進度必須與計劃一致”的僵化現象。
四、教學評價“模式固定”
“模式固定”現象比較普遍,不自覺地認為任何老師任何課程,都要求豐富的多媒體視聽刺激;要求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要求教師不能坐;要求教師語言美,形象美、音調美;要求教師教學內容來源豐富,教材、專著、論文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操作結合;多種教學屬性面面俱到,儼然是“教學雜技表演”。無論如何教學,總能挑出問題與不足。
五、對教師缺乏尊重——要求站著上課引發的思考
一些高校認為教師坐著上課不符合教學規范。好像只要坐著上課就是偷懶!人民網文章《老師憑什么就不能坐著上課?》指出:坐著上課是古人對老師的尊重。不準教師坐著上課違背現代教育師生平等原則。從禮儀上看,教師站著上課,學生也應站著聽課;從教學效果上看,教師坐著上課更加從容不迫,睿思勃發。[5]從教師健康角度看,長時間站立易造成腰部和下肢靜脈曲張,腰痛、神經痛。[5]高校教師教學任務相對中小學更重,強度更大,加之科研任務繁重,每周教學集中兩三天完成,筆者同事每周一有十一節,站著上課恐怕是軍人也不能承受的強度。所以,站著上課是對教師人格不尊重與地位下降的體現,應根據教學需要自主選擇。[5]
六、高校評教失范的思考
(一)學生評教前提缺失是高校評教失范的主要原因
教育家熊丙奇先生認為學生評教并沒有提高教育質量,反而出現收買、糊弄學生的現象。一味用甜言蜜語、精神麻醉劑麻醉學生,這又何談良心和師德?學生評教的基本前提是所有學生都認真對待學習,接受高質量的教育,而這樣的前提目前并不存在。學生評教結果不能真實反映教學質量,對于混學評教給出的高分是低質量教學的體現。[6]
(二)社會輿論綁架是高校評教失范的社會原因
熊丙奇教授認為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老師怒扔學生論文被約談”是輿論導致學校多余而沒有水平的失當約談。相對于教育部要求高校打造“金課”,淘汰“水課”,嚴格治理“混教”“混學”的要求,現實的意識取向與做法卻是變相支持“混教”“混學”。高校重視教育質量就要力挺教師嚴格教學,不能被輿論牽著鼻子走,創造從嚴教學的辦學環境。[6]這樣的老師應該鼓勵而不是約談打擊。
(三)教師地位的下降是高校評教失范的根本原因
學生評教導致的教學評價失范,實則為高校懶政所致。教師地位低下導致學校害怕引發安全事故與不良輿論,倒逼教師迎合學生需求,而對教師的心理健康選擇性忽略。教師幸福感榮譽感又從何談起,最終學生遭受損失,可謂是師生雙輸。
(四)高校評教的改進思考
2500年前孔子說過“教無定法”。教學因其自身的復雜性,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教學模式,任何模式都有其優勢與缺陷。高校教學評價只有堅持“學生能力提高”正確導向、遵循科學性原則,剔除社會輿論影響,突出評價多樣性、尊重教師的教學風格,避免僵化取向,向教育學評課“專家”說課,學生評教應具備評教素質與前提,正視陳寶生部長對打造“金課”,淘汰“水課”的要求,才能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潘藝林.“學生評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23):29-33.
[2]羅清旭.高校學生評教的困境與出路[J].江蘇高教,2001(01):24-26.
[3]朱華偉,李承先.交往視域下大學生評教失范行為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8,34(11):66-70.
[4]快樂教育是謊言
[EB/OL].(2011-06-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2b48430100sufw.html.
[5]老師憑什么就不能坐著上課?
[EB/OL].(2005-09-08) http://opinion1.people.com.cn/GB/1036/3679819.html
[6]熊丙奇.老師怒扔學生論文被“約談”,讓其他老師怎么想[EB/OL]. (2019-05-14)https://new.qq.com/omn/20190514/20190514A04U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