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雪 王慶軍
3? 徐州工程學院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優化之路
3.1 加強公體課理論體系構建,集地區資源創特色課程體系
每個高等學校,其所位于的省、市、區、和直屬部門管轄存在著各種差異,通過不同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促使課程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使學校公體課不斷發展。徐州工程學院位處五省通衢的江蘇徐州,交通發達,地大物博,有很大的區域性優勢和文明歷史。沛縣的武術文明全國,學校在公體課中也開設了武術項目,并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武術課程。當然,學校要更充分利用地區的優勢,建立起特色的課程體系,使校公體育課向更高更遠的方向發展。
3.2 俱樂部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俱樂部教學模式仍需要增加重視
徐州工程學院體育學院承辦了六屆民俗體育游藝大賽,并舉辦了體育文化節,且已成功舉辦十五屆運動會等。在此基礎上,仍需加強體育俱樂部文化和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打造獨特的體育校園文化,形成體育俱樂部豐富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推動體育俱樂部發展,帶動和促進公體課的教學。在俱樂部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過程中,也需全校領導與師生的共同努力,使教學模式更加完善。
3.3 加大體育經費投入,改善運動場地設施
學校體育教學只有具備充足的器材、完善的場館、設施,才能保證體育教學實施得有條不紊,學校需加大體育資金投入,學校在建的三期體育綜合館,為體育場地設施等爭取更多的經費。完善露天操場及多媒體教學實驗室,體育活動場地等軟硬件設施建設,真正體現作為綜合性大學的精神面貌。便于學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去參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增強體質,培養終生體育意識。
3.4 學校應關注公體教師,師資力量進一步加強
高校體育教師是完善體育教學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點,并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起著主導作用,高校需要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對公體課的重視力度加大,體育教師要組織協調好其所教學生的公共體育課活動,更好的完成公共體課的教學,是目前我國高校在體育教學管理上需要解決的問題與面臨的任務。由于,學校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不能滿足學生全面的體育鍛煉發展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
4? 結語
全面貫徹“五個一工程”相關文件精神,認真落實讓學生“愛上一項體育運動”的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國家規定大學公體課需滿144課時,公體課率先改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革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公體課缺乏系統理論體系、俱樂部教學模式不完善、體育場地設施資源不足和體育師資力量匱乏等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學校需加大重視力度,體育學院緊跟學校辦學理念,學生加速學習步伐。不斷探尋更加合適的公體課指導思想、實施辦法等,加大課程理論知識的課時,高度重視俱樂部教學、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和加強師資力量等,探尋更多的改革途徑和辦法。
參考文獻
[1] 都菊英.“陽光體育”語境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改革的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5):454-455.
[2] 白光斌,郭玉麟,張大千.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綜述[J].體育世界.2018(2):124-125.
[3] 鄭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革建議分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7(4):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