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
Q老師您好:
我是一名大專在讀生,今天給您寫信是為了我弟弟的事。我弟弟今年快8歲了,去年我家就給他報名讀小學一年級,但進校一周后他不肯上學了,當時家人反復做工作,也堅持送他去學校,只是他又哭又鬧始終不肯進教室,最后學校建議給他辦退學,無奈之下爸爸媽媽將他重新送回幼兒園。
今年9月,家人再次給弟弟報名讀一年級,兩天后他又拒絕上學,軟硬兼施各種方法都用上了,都沒有效果。反復詢問原因,弟弟說老師兇,于是家人又設法為他換了兩所學校,結果還是一樣。就這樣,從9月初折騰到11月,家人對他毫無辦法。其實他也知道不上學丑,別人去上學他就躲在家里,別人放學他才出門玩。
我父母文化不高,從潮汕來珠海做點小生意謀生,父母生了我們四個孩子,我是老大,弟弟是最小的老四,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很看重他,直到如今,弟弟都是與父母同睡一床。從小弟弟有什么要求,基本都是有求必應的,即使偶爾有拒絕弟弟的時候,只要弟弟一哭一鬧,家人就向他妥協了。弟弟的哭鬧非常有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哭得厲害的時候他會嘔吐,把吃下去的東西都吐出來,這是很令父母擔心的事,怕對他身體不好。這樣一來二去,就只能任著弟弟的性子了。
如今弟弟不肯上學,可是急壞了我們全家,媽媽爸爸對他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哄也哄了,騙也騙了,能想的法子都用上了,還是無效。我們現在只剩下最后一招了,就是找一間寄宿學校,直接送他進去強制讀書,不知可不可以,老師,您覺得可以嗎?感謝您百忙中給我回信解答。
玲子
A玲子你好!
讀了你的來信,深深理解你們全家的苦惱,為使到了學齡期的弟弟正常入學,你們全家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仍未能完成這件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事,確實是會有挫敗感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弟弟不肯上學背后的心理原因。
其一,生活在有重男輕女習俗的家庭,對唯一男孩的寵愛與嬌縱,勢必使得弟弟在心理上習慣待在舒適區,有父母長輩寵愛的家里和熟悉的無憂無慮的幼兒園是舒適區,而進入小學,陌生的環境,新的學習任務,學校的規則,老師的紀律要求,勢必帶來壓力,從來沒有承受過壓力和挫折的弟弟本能地產生逃避,是很自然的事。
其二,依照客體關系的親密依附理論,每一個孩子的早年成長中,都需要充分享受與父母之間的親密依戀,同時也要構建與父母適當分離的能力,親密與分離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是人一生永遠的課題。玲子的弟弟長到7歲多還沒有與父母分床分房,從一個方面看出與父母適當分離的能力還發展得不好,這也給順利入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其三,由于家人對弟弟長期的寵愛,使得弟弟已在潛意識里發展出一種操控家人的方式,那就是哭鬧嘔吐,此招百試不爽,這是值得家人注意的。
玲子要幫助家人理解弟弟不肯上學背后的原因,不是他故意跟家人過不去,也不是孩子天生不愛學習,而是以往家庭對弟弟的教養方式影響了他獨立與分離能力的發展,同時尚未培養出基本的抗挫折的能力,弟弟的問題,需要全家人一起來協同克服。
下一步,就是怎么辦?在此,請玲子與家人商定幾個原則:
1不能聽之任之他不上學。因為已有三次進學校又退學的經歷,孩子會習得。也許可能會一直拒絕上學,一遇問題就退縮。
2也不能如家人和姐姐說的,找一家全寄宿學校,直接把他交給學校。那樣簡單粗暴的做法注定會失敗,且會使得孩子更加厭煩恐懼上學。
3折中以上兩條,跟弟弟和學校兩方面做好工作,先嘗試讓孩子上學半天,對作業靈活處理,暫不做要求。這樣可以減輕孩子對分離的恐懼和壓力,使得上學的難度減小。
4為了增進孩子戰勝困難的信心,家人需要多說鼓勵、支持性的話語,并在順利完成半天的學習任務后給予適當的言語以欣賞其正向行為。
5前期每天要有人陪伴孩子完成作業,輔導他寫字,使他能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直至養成寫作業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上逐漸獲得成就感。鼓勵孩子不用怕老師批評,每個人都有可能被批評,被老師批評沒什么丑的,錯了就改唄。
6如能順利完成半天學校生活,相對穩定后,才可漸進式延長上學時間,直至完全正常。
7在上學半天的任務基本穩定后,也要提出與父母分房的任務,使得孩子獨立與分離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但這些任務都需分段進行,不要逼得太緊,一步步來。
8假如再遇到弟弟以哭鬧至嘔吐的方式來迫使你們妥協,不要緊張擔憂,也不要輕易讓步,只需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不要哭,不要鬧,哭鬧沒有用。如果嘔吐了,就安靜地幫弟弟擦干凈,不過分憐惜在意。記住,在弟弟跟前,正確的就要去堅持,溫柔而堅定。
最后老師要告訴玲子,今天的回信我將盡可能多的信息釋放了,但你們家人能接受消化多少,能執行到什么程度,或執行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還有待后續跟進解決,謝謝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