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州理工大學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四,2019年THE世界大學排名第五。加州理工學院卓越的世界優秀大學影響力以及強大的科研實力離不開對本科生的教育和培養,因此本文通過研究加州理工本科生教育的價值觀,以期對我國本科生培養帶來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加州理工學院;本科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1-001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011
現任校長Thomas說到“為了完成加州理工學院的愿景,我們需要來自各個背景和各個前瞻視角的最具創新性的學者,不論他們是來自我們社會的哪個部分以及世界的哪個國家,都會受到一視同仁的對待,享有同概率的機會進入我們的中層”。與學生生活融合是榮譽編碼(honor code),那說明“加州理工學院區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應該公平對待學院內的其他成員”。由此可見,加州理工學院的核心精神是公平對待每個人,并充分利用他們的比較優勢。核心精神的塑造離不開對價值觀的積極倡導和實踐。
加州理工學院的價值觀具體包括三部分,分別為卓越(excellence)、夢想(ambition)、遠景(perspective)。卓越指的是學院的全體老師和學生都要忠誠服從于不妥協的卓越標準。夢想指的是學院的學者都要充滿智慧和夢想,對我們周圍世界的認知要敢于冒風險進行變革。遠景指的是認真對待來自新遠景衍生出的問題,因為這是確保加州理工學院關于科學學科和技術學科的相關發現得以實現最深遠影響的至關重要的保證。
加州理工學院的價值觀路徑依賴主要體現在課程教育上,課程教育因久負盛名的挑戰性課程、小規模教學、與老師的密切合作而聞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平分秋色的智慧水準在一種相互支持的環境中相互合作。加州理工學院通過與區域醫學研究中心合作的形式,為學院學生提供了醫科大學預科項目,在此項目中,學生可以獲得申請醫學院校的相關臨床經驗。
加州理工學院有大約2200名學生,其中大約45%為本科生,2018年本科生961名,本科生的錄取率8%。國際學生的入學率超過25%。生師比非常低,僅為3∶1。2018年95%的本科生參與研究。學生可以在Hixon寫作中心通過合作以及與導師一對一的互動打磨他們的寫作技巧。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數量眾多的項目參與進研究,很多學生選擇暑期項目參與科研。學院也為短期交流的訪問學生提供研究和實習機會。加州的學生也有很多出國研究的機會,比如去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哥本哈根大學、愛丁堡大學、巴黎大學、墨爾本大學等。學生每年夏天可參加SURF(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項目、除此之外還有多種項目可供選擇,比如可參加AS(The Amgen Scholars Program)、交換項目(Exchange Program)、NASA/JPL暑期項目以及GROWTH(Global Relay of Observatories Watching Transients Happen)。
據2018年加州理工學院報告統計,共有37人獲得諾貝爾獎,58人獲得國家科學獎,13人獲得國家創新技術獎,125人獲得國家學術提名獎(Elections to the National Academies)。截至2018年,加州理工學院共公開發表學術成果數量超過70000,每年以超過3000篇的數量發表論文,科研生產效率遙遙領先。加州理工學院通過不斷治愈頑疾、就環境問題積極研討以及減輕自然災害對環境的惡劣影響等方式積極影響世界、服務人類、服務社會。
通過對加州理工學院老師、學生的研究,可以看出,學生閃爍追求夢想的光芒,彰顯與老師一起合作不斷追求卓越的價值觀;老師始終以卓越的標準立德敬業,不斷引領學術界以及影響全社會用極具價值變革的眼光追求卓越,構造遠景藍圖。
1.注重師生互動,優化合作模式。加州理工學院為促進本科生培養模式優化,鼓勵教職工成為一個導師,不接受外包導師匹配服務。加州理工學院注重本科生和老師合作進行科學研究,通過老師親筆指導不斷提高寫作水平。中國高校在對本科生培養過程中,應強調師生合作,注重突出學生老師的合作意識,改變傳統的老師灌輸老師主導的學習模式,以探究式互動式提示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的效率,為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2.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在對我國高校本科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過程中,積極提倡學生的價值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高度注重對學生主體的價值關懷。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立足于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環節,激發學生創意,是教師與學生處于真正意義上的平等交流對話,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新性。
3.提高學生國際化素養。加州理工學院每年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國際交流機會,在積極參與國家化交流項目的過程中開闊了自身的國際化視野,對國際科研合作對話有了切身真切的體會,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科研素養,為研究生博士生階段開眼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礎。中國高校再對本科生培養環節應注重提供較為寬闊的國際平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國際化交流環境,引導學生關注科研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科研歸納能力和經驗驗證假設的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敏.小而精:加州理工學院的定位與特色發展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5(4).
[2]楊威.當代美國高校價值觀教育的關鍵議題與基本原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0).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王洪悅(1991.5— ),女,漢族,天津人,研究方向:教育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