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楠 王亮
摘 要:雞球蟲病嚴重危害著養雞產業,其屬于寄生性原蟲病,具備廣泛的分布范圍,嚴重時可以為養殖禽業帶來嚴重的社會與經濟損失。獸醫工作人員一直高度重視此病的防治工作,但實際防治期間卻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針對雞球蟲病防治期間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指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以期為此病此后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鑒依據。
關鍵詞:雞球蟲病;防治;問題;解決措施
雞球蟲病主要指的是多種球蟲寄生于雞腸道的上皮細胞,以致雞群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癥,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雞球蟲病主要危害10日齡以下,三月齡以內的雞群,會導致雞體出現體重減輕、痢疾、脫水以及腹瀉等癥狀,具備較高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且艾美爾球蟲會破壞雞腸道的上皮細胞,以致雞群發育停滯,為養殖行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近年來,很多獸醫工作人員針對雞球蟲病相繼提出更多的免疫預防措施,以有效控制疾病的發生,且目前已經研制了多種球蟲活疫苗,并進行實際使用,但卻并未達到預期的臨床效果,其在使用方法、疫苗劑型選擇、免疫監測以及免疫程序實施等方面均存在問題,且接種球蟲疫苗后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控制問題等。本文便據此分析防治期間的問題,指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抗球蟲藥物使用期間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是會產生耐藥性,抗球蟲藥物在減輕雞球蟲病危害方面具備十分明顯的作用,但球蟲會很容易產生耐藥性,產生抗球蟲藥物的耐藥病株。而耐藥病株的出現會縮短抗球蟲藥物的作用時間,甚至還會降低治療效果,導致更為嚴重的球蟲病,為養殖人員帶來更為嚴重的經濟與社會損失。同時,多數球蟲一旦產生耐藥性后可以經受高濃度的藥物,增強自身的抗性,疾病會出現交叉性與遺傳性等特點。對于當前使用的任何一種抗球蟲類藥物,雞球蟲病均會產生抗藥性,比如磺胺類藥物、聚醚離子載體抗生素等,且球蟲抗藥性產生速度較快,藥物開發速度低于抗藥性的產生速度。二是會產生內源性感染與殘留,部分抗球蟲藥物的使用會導致雞體內正常菌群生長受限,長期使用藥物會破壞雞體內微生態平衡。其多數抗生素藥物存在藥物殘留問題,尤其大量使用抗球蟲藥物的飼料與添加劑,會導致雞體內存在大量的殘留,以致影響人體的健康。
二、免疫預防期間存在的問題
雞球蟲病的免疫預防主要指的是為病雞接種疫苗使其產生相應的抗體,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雞球蟲強毒疫苗、弱毒疫苗等均屬于雞球蟲活疫苗,這些疫苗的推廣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因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耐藥性與藥物殘留問題。但采用免疫預防方法期間也存在很多問題,雞球蟲處于混合感染疾病,接種疫苗會使雞體內產生新的蟲株。且接種疫苗會導致雞體產生活卵囊疾病,引起雞腸道的輕度病變,甚至還會出現便血問題,嚴重影響了雞群的生產性能。對此,養殖人員必須做好疫苗的接種工作,尤其注重接種技術,卵囊易發生沉積問題,因此應增加懸浮劑,無法均勻免疫,導致部分雞超量,部分雞漏免,達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且疫苗需要一定時間完成誘導,期間不可使用任何抗球蟲藥物,存在感染球蟲病的風險。
三、雞舍消毒存在的問題
為了有效控制雞球蟲病,防止其爆發,并有效解決疫苗接種期間產生的藥物殘留、副作用反應以及耐藥性等問題,降低雞球蟲病的治療成本。養殖人員應切實做好雞群的飼養管理工作,定期對雞舍環境進行打掃消毒,確保食槽與飲水槽的清潔性。一般消毒時可以采用84消毒液、福爾馬林、氨溶液以及來蘇爾消毒液等。且這些消毒藥物也可以用于外界球蟲卵囊的消滅工作,及時消除卵囊,避免加重感染,有效防止球蟲。酸堿或表面活性劑等常規消毒藥物在液體條件下會實現離子化,但球蟲卵的電子致密障壁會排斥離子型的消毒劑,因此在消毒球蟲卵囊方面,常規消毒藥物的效果不佳。濃度為10%的氨溶液對于球蟲具備良好的消毒效果,但氨溶液具備強烈的刺激氣味,不可使用于密閉性的養殖條件下。聚銨鹽類消毒劑屬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備較強的親脂性與良好的殺囊膜消毒效果,但對非囊膜的病毒消毒效果較差。
四、雞球蟲病的防治措施
養殖人員在防治雞球蟲病時應遵循現代科學的養殖方式,并設計完善藥物的使用制度,以切實提高雞球蟲病的防治效果。首先,養殖人員應根據自身的養殖情況設置完善的藥物使用機制,在合理利用藥物防治雞球蟲病的基礎上強化藥物防治力度,并緩和使用各種藥物,避免球蟲產生耐藥體,治療期間逐步提升藥物的使用量。同時,養殖人員還應針對雞體不同的生長階段采用不同藥物,聯合防治,提高治療效果。其次,養殖人員應制定完善可行的中草藥使用方案,并在利用中草藥防治球蟲病的基礎上合理分析中草藥成分,根據雞群的實際生長特點合理用藥,發揮中草藥藥性,提升中草藥的使用質量。且在防治球蟲病期間,養殖人員應確保使用的藥物盡量不會出現副作用,減少藥物的殘留量,以免對人體產生不良安全影響。再次,養殖人員應科學開發并使用疫苗,實際防治期間,養殖人員應強化與相關疫病防治部門的合作,根據雞球蟲病的發病特點與發病規模等合理開發使用疫苗,做好預防工作。且相關部門在開發疫苗時應及時發現其存在的防治問題,盡早采取解決措施,切實提高疫苗的防治效果,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最后,養殖人員應制定完善可行的治療方法,對于三個月的病雞,治療時應采用鹽酸氨苯瓜片藥物,每千克體重的雞體飼喂1片,每天早晨與晚上各飼喂一次,連續治療兩種,以切實提高治療水平,降低養殖人員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損失。
五、結語
當前雞球蟲病在治療方面依然存在部分問題,使用的藥物易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對此,相關養殖人員與研究部門應聯合開發更多科學有效的球蟲病防治藥物,在規避雞群產生藥物抗體的基礎上,盡量減少藥物在雞體內的殘留量,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還應做好相關防治疫苗的研發工作,確保由源頭上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 邱縣容. 一起雞球蟲病的診治與體會[J]. 福建畜牧獸醫. 2018(03):122-123.
[2] 趙朝梁. 雞球蟲病的診斷與防治[J]. 山東畜牧獸醫. 2017(08):61-62+63.
[3] 楊銀芳. 雞球蟲病的防治[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6(08):159-160.
[4] 楊啟,楊保榮. 雞球蟲病的防制措施[J]. 畜禽業. 2015(02):178-179.
通訊作者: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