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英偉 張雪
摘 要:生物醫藥產業是21世紀創新最為活躍、影響最為深遠的新興產業之一,對于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制高點,加快壯大新產業、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提高認識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平臺載體建設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精準施策重點突破著力做好項目謀劃和招商引資、深化對外合作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促進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3-0078-02
2017年,哈爾濱市將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出臺了《哈爾濱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并提出要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當前哈爾濱市的生物醫藥產業還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研發能力不強、資金不足等問題。因此,如何利用好國家有關政策,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能力提升和新舊動能轉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生物醫藥產業包括新型疫苗、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品與原料藥制造、現代中藥與民族藥、生物醫藥關鍵裝備與原輔料和生物醫藥服務。哈爾濱是我國現代醫藥產業的發源地之一,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富集的要素資源。近年來,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逐漸進入了集群式快速成長的發展軌道,在全市產業發展格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一)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經過多年的發展,哈爾濱市已基本形成了抗生素及粉針、綜合制劑、傳統中成藥、中藥粉針、保健品、生物工程制藥、動物疫苗及獸藥七大系列、20多種劑型、1000多個品種,具有規模化生產能力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產品體系;形成了科技研發、生產加工、包裝印刷、物流營銷、檢驗檢測、健康服務等全產業鏈條;擁有哈藥集團、珍寶制藥、葵花藥業、譽衡藥業和三聯藥業五家主板上市企業。
(二)基地建設不斷推進
利民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是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已發展成為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醫藥產業基地”、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生物產業基地”、國家工信部“新型工業化(生物醫藥)示范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區域集群試點城市集聚區。園區的產業規模占全市醫藥行業近63%,占全省的40%,集聚發展態勢進一步顯現,對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
(三)創新體系日趨完善
哈爾濱擁有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納入市級管理生物醫藥領域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建立了藥物篩選、藥效評價、安全評價、檢驗檢測、中試等平臺,創建了黑龍江省獸藥產業創新聯盟、東北基因創新產業聯盟和全國抗體藥物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
(四)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一方面,2016年底國家出臺的“兩票制”政策的實施促進了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的增長。以利民園區為例,2017年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26.6億元,同比增長19.1%;規上(限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0億元,同比增長16.7%;園區實現稅收總額10.5億元,同比增長114.2%。另一方面,《哈爾濱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的出臺提升了生物醫藥產業招商引資效果。
盡管多年來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與國內外生物醫藥產業高速擴張的發展趨勢相比,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一是產業規模不大。目前,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占全國產業規模比重不足1%,市場份額仍然較低,有待進一步集聚資源,完善產業鏈,增強市場競爭力。二是發展不均衡。90%以上的生物醫藥企業為中小企業,20戶重點企業完成了全市近80%的產值。三是企業研發能力不強。目前,全市80%的在產品種都是附加值較低的普藥,產業鏈下游且附加值高的高端產品不多。四是發展仍受資金制約。生物醫藥研發的特點是周期長、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相關部門在資助項目時往往樂于資助短期見效項目,而好的生物醫藥項目由于以上特點,很難在短期內達到立竿見影的效益,所以難以獲得資助。同時,市場中擁有大量資金的金融部門、企業、個人等也同樣追求短期利益,即便是風投機構也大多尋找低風險項目,從而造成生物醫藥項目融資難。
二、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的潛力分析
(一)豐富的自然資源
哈爾濱森林覆蓋率高達46%,擁有豐富的藥用動植物資源,如林蛙、鹿、熊、麝、刺五加、五味子、人參、滿山紅等。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物種的多樣性為哈爾濱在天然藥物、中藥、生物藥等領域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推動具有特色的北藥開發,也形成了哈爾濱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比較優勢。
(二)雄厚的科教資源
哈爾濱現有在哈高等院校63所,其中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院校具有生物和醫藥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力,集聚了豐富的人才智力資源;擁有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等國內知名研究機構,在生物醫藥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究與開發實力,這些有利條件決定了哈爾濱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三)良好的市場需求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會城市,也是東北北部醫療資源比較密集、醫療服務設施比較齊備、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醫療水平較高的城市。發達的醫療服務業給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人們的健康需求日益提升,哈爾濱生物醫藥市場還將持續擴大。
(四)有利的政策機遇
隨著一致性評價、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兩票制、新醫保目錄等政策落地實施,生物醫藥行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行業發展日趨規范,必將導致仿制藥行業面臨大洗牌,一大批不合格的藥企或將遭淘汰。相反,擁有資源實力和資本實力的企業將在這個過程中受益,從長遠看對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三、加快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頂層設計
一是建議盡快制定出臺《哈爾濱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中長期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二是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各有關綜合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對重大問題做出決策,統一領導生物醫藥產業的規劃和發展。
(二)進一步營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一是制定新的資助考核標準。建議根據生物醫藥研發上市的不同階段所取得的成果進行考核,既能對醫藥項目的投資進行合理的評估,同時也會減少相關部門對于投資生物醫藥產業見效慢的顧慮。二是確保現有政策真正落實到位。已出臺的《哈爾濱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包含了很多含金量較高的新舉措,在下一步發展中,要逐條落實到相應部門,使生物醫藥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紅利。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大力發展生物技術藥。加快研發新型抗體、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藥,推進抗體藥物、靶向藥物、納米藥物、緩控釋制劑藥物等新興技術藥物產業化。二是調整發展化學藥。支持重點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大力推進由傳統制劑向高端制劑新技術產品擴展,重點發展針對重大疾病的新靶點、新作用機制創新藥物。三是提升發展現代中藥。推動中藥提取物、中藥配方顆粒的規范化發展,完善基于藥材源頭的全過程質量可溯源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中藥標準化建設。四是積極培育新業態。重點培育專業研發機構、評價認證機構、檢測診斷機構和基因服務機構等。
(四)強化平臺載體建設,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
一是搭建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平臺。依托平臺,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領域和前沿科技,著力抓好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二是搭建產學研信息共享平臺。企業可在信息平臺圍繞新產品研發、已有產品質量提升、生產工藝改進、臨床推廣應用等方面發布科研需求,高校、科研院所可在信息平臺公布有市場前景的科研項目。三是搭建市校合作新平臺。深度挖掘在哈高校科教資源,促進其優秀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帶動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五)精準施策重點突破,著力做好項目謀劃和招商引資
一是做好招商形勢分析。建立生物醫藥產業招商項目庫和招商大數據,對于數據庫中的領軍企業、企業家、創新創業團隊等,要定期更新名單,對重點客商要“量身定制”招商項目。二是實施精準招商。首先要做好戰略謀劃,切忌盲目招商,要加以限制條件,在此基礎上,選擇對哈爾濱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具有引領性的產業項目進行重點突破,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建立招商項目落地協調機制。為避免惡性競爭,對于引進的招商項目在別處落地的地區,可以采取“飛地經濟”合作模式,在稅收上享受相應的分成。四是建立招商、落商、服商“一條龍”服務機制。加強各職能部門、服務單位之間的協調聯系,著力協調解決項目供地、用水、供電等基礎問題,為企業入駐和招商引資打好基礎。當前形勢下,還應特別注意生物醫藥企業的環保問題。
(六)深化對外合作,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
一是抓住國際生產要素重組和產業轉移的機遇,重點引進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大企業、大集團和處于生物醫藥產業高端環節的大型產業項目。二是鼓勵哈爾濱大型生物醫藥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和跨國并購。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要充分認識到“走出去”的難度,做好依靠自身發展的準備。三是鼓勵國際著名跨國公司和科研機構在哈爾濱設立研發機構,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和創新科研團隊到哈爾濱創業、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四是依托哈爾濱與以色列深厚的歷史淵源,充分利用以色列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研發優勢,推進哈爾濱醫藥企業與以方企業在基因工程藥物、多肽藥物、血液制品深度開發、生化藥品、生物疫苗等方面的合作,聯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醫藥新產品,著力培育生物醫藥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