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章兵
任何行業和領域,只有學得夠精夠深,才能成為內行,成為強者,英語的學習也是一樣。精、深,就是學通,學透,學徹底。
據《牛津英漢漢英雙解詞典》,“Learn”的意思是“to gain knowledge or skill from experience, from being taught”;“Study”除了“gaining knowledge from books or experience”這層意思,還有“considering or examining sth in detail”的意思。本文提倡的“Study”即強調第二層意思“細致考慮、研究”,是高于學習的一個境界。
首先,研究教材、教輔。中小學人教版英語教材都是由全國比較權威的專家學者集體研究多年而編制的,從內容的選擇到圖畫的插入再到結構的編排,都是非常科學嚴謹的,有著較高的價值。學生不能盲目地陷入課本某一塊或某幾塊內容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奇速英語”認為要想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語這門學科,就要學專家們高瞻遠矚,先站在山外觀整個英語之山的全貌。
拿到一本英語教材或輔導書,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看皮、聽言、觀目。
“看皮”就是看封皮,先把書的封面一字不漏地看清看準。很多教材和輔導書在封面上已經體現出了全書的編撰主旨及使用重點,通常用關鍵詞引領全書內容。比如《新編英語閱讀理解150篇》的封面上清楚地寫著:“真題同源、材料權威,語篇結構、脈絡呈現;解密命制、把握規律;基礎訓練、穩步提高。”我們從中不僅可以解讀出此書的編寫特點,而且能把握一些閱讀技巧,仔細想想,難道不是嗎?所以,不要忽視封面,小小的空間、少量的文字,依然能挖掘出大信息。
“聽言”,就是看前言,聽作者真言。一本權威書籍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很有意義,有較大的閱讀價值,甚至連前言都不能錯過。前言,作者通常會介紹此書的編寫背景、內容框架及相關建議,仔細閱讀前言有利于快速抓住本書主旨,有些學習的建議更是彌足珍貴。
“觀目”,就是看目錄,這些整齊羅列的各章各單元的標題使全書內容盡收眼底,脈絡清晰。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目錄部分有這幾列項目:Unit, Topics, Functional items, Structure, Reading, Writing, Workbook.這幾列幾乎涵蓋了所有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完全可以丟掉厚厚的教材,采用目錄綱要法對每個單元的知識進行回憶,即看著目錄再現重點知識。
通過觀看封面、前言、目錄,全書的整體結構差不多已在腦海中形成,這樣有的放矢地去使用教材或教輔,輕松而高效。
再看其后的內容,英語教材一般分單元分板塊編排,每個單元都有各個子目,需要關注每個模塊的內容與功能。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有以下幾個板塊: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可以看出英語學習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并且以語言的學習和運用貫穿始終。每個板塊涉及的內容或題目都是非常科學合理的,有利于培養各項能力。比如Comprehending部分,編寫專家們通常會設計一些有助于理解課文框架結構和具體細節的題目,以表格、框架、主觀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同學們如能充分利用這些題目,用心去思考,獨立完成,閱讀能力定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總之,在學教材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勤于思考,多多揣摩編者的意圖和思維邏輯,長此以往,定會有大收獲。
其次,研究語言,解碼詞、句。英語語言有其自身的規則和技巧,有著聲音和意義兩個維度,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機械記憶,要真正地去理解語言,去跟英語親密接觸。解碼語言便是方法之一,它是指把一串串的語言,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解釋其深意,解碼作者意圖。比如,英語語言學認為對話存在數量原則,如果A、B兩人所說的話的字數存在明顯的不平衡,A滔滔不絕,B以一兩個詞作罷,那么說明什么?可能是B對交流的話題不感興趣,也可能是B的性格偏內向,不善言辭,也可能是B在說話時心情不佳,還可能是B對A有成見,不喜歡與其交流。當同學們在學習這些連貫的篇章或對話時,盡量多想一層,擴展思維的深度,這對理解語言的魅力與感受作者的心態有非常大的幫助。
再次,研究文化。平時大家在教材或輔導書上讀到的英語篇章,大多都滲透著文化,同學們在閱讀的同時,要多去關注和查閱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這樣既學到了語言,又收獲了文化。
總之,“奇速英語”呼吁大家帶著研究的頭腦去學習英語,定會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