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海慶 張凱 劉興山 白瑞義
修井作業工藝中使用沖砂、鉆塞、套銑較為普遍,我單位平均每年作業單工序70次。按照《作業質量管理規定》及《作業現場清潔生產管理規定》要求,沖砂、鉆塞、套銑完工后必須將循環池清理干凈。人工清理循環池子內沖出的大量石英砂、地層砂,耗時會非常大,勞動強度大,延長了修井作業占井周期,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與我們大力提倡的HSE管理是相違背的。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以“縮短作業現場清砂時間”這一活動課題展開攻關。
一、確定活動目標
經過討論,我們決定通過技術攻關,縮短作業現場清砂時間,由活動前的67.6min減少至16min。
二、原因分析及要因驗證
(一)確定要因:針對作業現場清砂時間長的問題,我們進行了深入分析,集思廣益,找到了主要影響因素有五個。(1)人員因素 (2)技術條件 (3)池子因素 (4)環境因素 (5)無專用裝置
(二)要因驗證:
要因驗證一:人員的因素
我們發現,作業施工中,清砂操作人員精力不集中,環保意識差,如:清砂過程中油泥砂落地,施工班組因素可以通過專業培訓來提高和加強考核監督來解決,故這個原因屬于非要因。為了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我們對本隊職工加強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培訓,并對操作技能薄弱的職工進行了現場單獨傳授,保證了所有職工在操作過程中的標準統一,提高了職工的實際操作能力,故確定為非要因。
要因驗證二:技術條件
沖鉆套作業施工工序一直使用循環池進行作業施工,施工后先用泵車罐車倒水,再用拖拉機拉砂回收,現有條件決定故確定為非要因。
要因驗證三:池子因素
目前沖鉆套作業使用的循環沉砂池內有三塊擋砂隔板,兩根橫梁,造成收砂勞動強度大,耗時長,客觀存在,故確定為非要因。
要因驗證四:環境因素
由于泵車收水受限,在有油水的循環沉砂池內清理地層砂、石英砂等沖出物,要將砂子舉升至1.2米以上才能將砂子清入拖拉機,造成收砂勞動強度大,耗時長,這是現場客觀存在,故確定為非要因。
要因驗證五:無專用裝置
沒有專用配套裝置,循環池結構不合理,池子收水受限,造成池子內有水,操作人員站立不穩,容易滑跌,增大勞動強度帶來安全隱患,并且收砂時間長,我們把這一因素定為主要原因,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故確認為要因。
三、制定主要對策
目前,在我們單位,只能依靠人工在循環池內收砂施工,收水后再收砂,池子收水受限,造成池子內有水,操作人員站立不穩,容易滑跌,增大勞動強度帶來安全隱患,并且清砂耗時很長。為此,我們找到了耗時原因:收水后再收砂;在有橫梁、隔板,有油水的循環池內人工收砂難度大、勞動強度高,導致清砂耗時很長。
依據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勞資局石油工人技術等級培訓教材《井下作業工》第十四單元《井下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我們設計了專用裝置。以清1t砂子為例,由重力計算公式可得:G=mg=10KN,W1=GH1=10KN×1m=10KJ,P1=W1/t1 ? 清砂克服砂子重力所做功的功率一定,要想節約清砂時間,由功率公式:P=W/t得出,人所做的功就得減少。
經討論認為,由于在有油水的池子內清砂操作耗時長,勞動強度大,存在安全隱患。要縮短清砂時間,降低勞動強度,必須要在循環池上面清砂。要想節約清砂時間就得減少清砂移動高度,所以砂子最好在12m3循環池子上面,由向上清砂改為水平清砂,由此專用回收裝置應在循環池子上方。
四、對策實施
1、明確收砂裝置工作原理(1)開泵循環,出口循環液經減壓筒進入沉砂池通過擋砂板上面的通孔流入12m3循環池內。(2)繼續下放管柱進行鉆進,循環出口開始出砂。(3)由于此裝置的擋砂和沉砂作用,隨著不斷鉆進,循環出的砂子就全部被沉至收砂池內,直至鉆進至要求深度。(4)停泵把沉砂池內的水放入12m3循環池內,打開收砂擋板后,進行清砂(12m3循環池無需倒水)。
2.方案設計及工具加工
在保證安全牢固、清砂操作簡單、安裝方便的前提下,我們設計繪制了收砂裝置理論圖。其中:該裝置(4.0m×1.8m×0.6m )使用進液管①(?89mm)與旋流減壓筒②(直徑1m)組合;擋砂板③、出液孔④ (高0.5m,在0.42m處開9個?60 mm的)和出液口 ⑤ (?120mm,高0.2m的通管)、放液口⑥(?120mm)組合;沉砂池 ⑦(3.7m×1.8m×0.50m容積3.3m3)和收砂活門⑧(1.6m×0.55m)組合加工在12m3循環池上面。
3、現場實驗
該裝置加工成型后,于現場試驗。通過該收砂裝置,在鉆沖過程中可以起到在循環池外收砂的目的,而且容易分析沖出物(例如砂質、膠皮、石塊等)。實現了在循環池上面方便快捷清砂,操作方便、降低勞動強度,節約清砂時間。
五、主要效果
收砂專用裝置研制成功以后,在15口井試用,單次收水時間為0min,收砂時間為9.1min,清砂時間為9.1min。有效縮短了作業現場清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