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麗
時光匆匆,在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感受到作為一名“靈魂工程師”的自豪感,但同時也認識到這份職業的重要性和責任的重大。我越來越覺得,作為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多的是應教給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自己學到知識,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這也恰恰符合國家頒發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素養?作為一名高中的政治老師和教研組長,我帶領全組的老師進行了一項課題研究,即在學生中進行學科能力素養培養的研究。希望通過這次研究能夠發現學生學科能力成長的規律,進而有針對性地制訂一些教育教學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素養,更好地培育出我們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材。
我們首先研究設計出了《學生學科能力成長檔案記錄》,檔案的內容主要有:學生的基本情況(性格愛好特長,班級聯系方式,聽課狀態,作業情況統計,考試成績統計,教師輔導記錄及應對等等),之所以要學生寫這些情況,是為了使研究更有針對性,能更好地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愛好制訂相應的幫助他們的學習計劃和方法。然后,每位教師選取自己所帶班級的三名學生,最好成績按照好中差來選取,之后制作統一的成長檔案記錄。要求每個老師每月至少寫一次研究報告,同時一定要注意對每一次周考、月考成績以及期中和期末成績、學生的變化情況都要及時地進行總結,并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分析,幫助學生通過試卷查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學生分析這段時間他的學習狀況是否良好,比如上課的聽課狀況、作業情況,還有就是是否有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等,進而有針對性地制訂新的學習計劃和要求,以求下次能夠有所提高。
通過一個學期的研究,我們確實收獲很多,而且有些學生在我們的指導下,成績進步也非常明顯,但是也有學生的成績有波動或出現了下降,有些同學還比較穩定。那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呢?經過反思和總結,我們發現之所以成績有變動,原因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1)每次出題的難度不一樣,影響了學生的成績,所以對學生的考查不能僅看分數,要具體和每次的試題難度相結合。(2)學生的聽課狀況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密切相關的。比如說,我們平時在關注的學生當中發現上課聽課認真,保持高度集中,能跟著老師的思路來進行聽課,并且在課下能及時提出不懂問題的學生,那么他的成績往往就比較穩定,但是如果上課不能專心,經常走神的學生成績就會出現波動甚至下降,所以老師一定要采取各種方式活躍課堂學習氛圍,不要上課只顧自己講課,而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時刻注重對學生的引領與關注,進而提高課堂聽課效率。(3)作業完成情況也影響到了學生的成績。我們發現學生的作業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去寫作業,甚至有的還抄答案,這樣的學生成績就變化很小,甚至會出現下降。但也有學生能真正領會到老師布置這個作業的用意,以及為什么讓他去寫,所以如果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布置這些作業,那么他就會有針對性地去訓練自己,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進而成績就會有所提高。反之,學生為了應付而寫作業,作業就是一種形式,甚至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和壓力,起不到真正的督促學生鞏固知識的作用。因此,在布置作業的同時要講清楚為什么要布置這些作業和問題,進而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和興趣,引導學生學會完成作業。(4)教師的關注度也影響到學生的成績。比如有些學生知道老師在關注他,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他學習的積極性,成績就會進步。但有的學生比較靦腆,當老師特別關注他的時候就會感到緊張和有壓力,導致成績沒有提升反而下降,所以老師也要因人而異地采取不同的關注方式,不要適得其反,要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5)還要特別注意,在和學生交流每次月考成績的過程當中,不僅要幫學生分析錯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這道題出錯,更重要的是在分析錯題的過程當中,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還要和學生一起探索總結出做題的技巧和規律,讓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學習能力,進而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核心素養,這才是我們的重中之重。(6)注重抓基礎知識。因為一切高樓大廈都是建立在堅實的地基之上的,我們要想總結出學習以及做題的技巧和規律,提高學生的分數和素養,那么就要牢牢把握基礎。好多老師以及學生都是只注重難的知識和做難題,而忽略了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培養。通過這次研究我們發現,基礎知識平時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學習成績基本上都比較穩定,而基礎知識不牢靠的學生成績波動就會非常的大,所以今后不管是在什么時候、針對什么樣的學生都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和掌握,而且一定要在平時下功夫。比如每節課都要提問學生上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或者每節課準備一個聽寫本,每節課的課前五分鐘加以落實,進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通過這次學生成長能力的研究,各位老師收獲很多,在我們的研究指導下,學生的成績也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有待我們進一步反思和幫助學生提高。教育教學研究永無止境,課題的研究結題并不意味著研究的結束,而是下一個研究的起點。我們將繼續不斷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干,為我們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