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梅
初中語文一直是初中教學的重點,有了好的語言素養,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有很大的幫助。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閱讀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語文素養的高低。本文從提出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希望對相關的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的閱讀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解決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讓學生能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們去深入研究的,本文提出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方法。希望對相關的研究者有所幫助。
1.1 語文教師教學的問題
教師的教學質量跟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是密切相關的。很多教師在當前教育改革和新興技術進入課堂的教育轉變下,依然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有一些教師雖然應用了很多現代化的技術改變了傳統教學的粉筆加黑板的模式,但是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導致有一些教師只注重形式,并不重視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末倒置。閱讀教學應該是教師教授學生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問題,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應該是理解為主。雖然有一些教師已經擯棄了傳統的整堂課都在講授知識的模式,但是并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課堂教學變成了主要是不斷的拋出問題,問題太多并不利于學生自己思考,學生還沒有梳理清楚上一個問題,下一個問題就已經提出了,讓原本問題起到引導學生思考的作用大大削弱,違背了教學的初衷。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可以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意見,進行改進,不要制定閱讀的材料要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1.2 初中學生的自身問題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初中生面對的最大問題應該是興趣問題,學生地閱讀的興趣并不高,在面對較難理解的閱讀材料時,更加沒有閱讀的欲望。加上大多數學生跟家長還保持著舊的觀念,認為閱讀就是把課本上的熟讀就可以,家長往往重視的是語文考試成績。另一方面,初中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并沒有掌握閱讀的方法,不知道怎么去閱讀,即使讀的是一篇優秀的作品,學生沒有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寫作思路,只是完成任務式的進行閱讀,對文章中表達的寓意文章的價值沒有全面的理解,自然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能有所得,自然對閱讀不能產生濃厚的興趣。另外,大多數學生的閱讀材料還局限在課堂上的教材上,知識面有限,閱讀其他作品理解上自然有問題。初中生閱讀應該更多的吸納課堂外的優秀文學作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培養自己的興趣。
2.1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增長見識,拓寬眼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了解當前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從而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除了課堂上應該學習的課程之外,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方向加以引導,引導學生去看自己“愛看”的書籍,讓學生對閱讀產生好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盡量給學生自由,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有放松的閱讀環境。家長和教師應該盡可能的陪伴學生,跟學生一起閱讀。家長跟學生一起閱讀不僅僅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更可以鼓勵學生多多閱讀。教師跟學生一起閱讀可以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教師在陪學生閱讀的時候可以教授給學生相關的閱讀技巧,可以提前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幫助學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含義。
2.2 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增加課外閱讀內容
在完成教材上的學習任務的前提下,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要求,推薦跟教材教學要求相適應的課外閱讀書籍。例如在學習魯迅的作品《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推薦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幫助學生理解魯迅的寫作風格,了解創作這篇文章的背景和他的經歷。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通過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
結語:隨著教育改革的大力推進和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會越來越與時代相符合,與學生的心理特點相適應。教師應該利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水平,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一個內心世界豐富,有素養,有文化的知識的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新青年。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以后學生更深入的學習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八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