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教學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對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傳授學生相關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身的理性思維,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本文針對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我國開始對制造業實際經濟的提升提高重視度。以此為背景,要想有效發展我國制造業的實體經濟,需要注重對工業設計進行轉變和創新。因此,高校需要對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提升重視度。但是在當下藝術類專業教學中,學生主要來源與藝術類的考生,所以部分高校只重視于對學生進在造型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選擇忽視,學生更側重于對感性思維的形成。但是在對當下產品設計中,要求設計師需要兼顧茶農拼的造型、功能、結構等,所以需要學生在具備感性思維的同時,強化自身的理性思維,進而滿足當下制造行業對產品設計的實際需求。基于此,以下幾點是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策略,望具有參考價值:
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接受相應的設計任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項目執行表,主要包括:1.項目目標、2.明確目標的受眾人群、3.明確方法論、4.受眾人群前期的采訪和調研、5.設計任務書、6.開展調研、7.設計建議書等。而在此項目執行書中所涉及到的調研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問卷、用戶測試以及訪談等形式。當然,教師還需引導學生認識到執行書與設計任務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執行書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變化,而設計任務是固定不變的。學生在制定執行書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鍛煉自身理性思維的一個過程,因為學生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以產品的設計條件、受眾人群以及特點等因素為基礎進行綜合,結合實際情況所制定出的符合實際需求的項目執行書。
在設計相關產品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認識到設計的根本就是用戶的需求,并且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也是設計行業發展的內在源動力。而在當下的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作為“新手”的學生大部分會犯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在設計思考過程中經常會進行“我認為”式的設計。將用戶的實際使用需要替換成自己的想法,進而使學生所設計的產品得不到價值體現,并且對自身理性思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而有效的設計調研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此類問題,并讓學生在調研過程中發展自身的理性思維。當然,在開展相關設計調研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現階段我國工業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大都是以課時的方式安排課程,其教學時間沒有連續性,設計課程呈現出分散化的布局,這對教師了解學生的設計過程以及調研過程產生影響,學生也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一天或者是一周之內只進行單獨的設計課程教學,這樣可以方便于教師進行有效設計、調研跟蹤,掌握學生的進度,進而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心無雜念,全身心的投入到產品設計以及調研設計之中,集中自身的精力,進而為有效培養自身理性思維奠定良好的基礎;二,在學生進行設計調研過程中,由于學生的開展方式、地點以及時間的不同,所以教師無法對學生的調研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啊,只能通過階段的檢查來掌握學生的進度,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設計調研過程存在不可控性?;诖耍趯W生實際調研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畢業設計的模式來開展教學,以專業教師或者是設計題目進行科學分組,以此來有效提升調研效果,進而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當下工業設計專業教學中,如若教師只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傳輸,會對學生自身學習興趣產生影響,逐漸被消耗殆盡,進而讓學生對工業設計專業知識的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設計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而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以下實踐活動:一,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企業之中,可以選擇帶領學生進行參觀,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生產過程中,以此來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自身的理性思維;二,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組裝、拆卸活動,帶領學生針對某些舊產品進行拆卸和組裝,以此來讓學生鍛煉自身的實踐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品位需求,并深入的研究發展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對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以及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視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結合有效的方式來有效發展的理性思維,進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