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君
摘? 要? ?宜興紫砂壺集實用性、觀賞性和文化性于一體,融詩書畫等多種藝術形式于一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紫砂作品“線韻”由一壺兩杯組成,彼此風格一致又相得益彰,通過深入淺出的藝術創作,呈現鮮明生動的藝術效果和深厚豐富的文化內蘊。
關鍵詞? ?紫砂壺;線韻;剛柔并濟
宜興紫砂壺作為民間傳統手工藝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發展,在歷代紫砂藝人和文人雅士的共同參與下,形成了完善的壺藝體系,豐富了紫砂壺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成為形神俱佳、賞用一體的現代藝術品,在中國傳統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在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 紫砂作品“線韻”的造型設計
對一把壺而言,“用”是基礎,“神”是核心,而“型”是具體的表現形式和載體?!胺椒艘皇?,圓不一相”,紫砂壺造型變化豐富,歷經不同時代的發展和傳承,形成了精彩紛呈的造型藝術體系。目前,按照不同的形態特點大致可分為:光素器、花器和筋紋器,三大類型相融相通、相得益彰,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藝術效果。
紫砂壺套組“線韻”(見圖1)是以光器造型為主體,融入花器裝飾工藝的作品,該作品由一壺、兩杯組成,紫砂壺和主人杯相互統一又各自獨立,彼此風格一致、相得益彰。整套組集傳統和創新于一體,表現出精簡的風范、線韻的動感和不拘一格的藝術美。欣賞此壺,壺身穩定如柱,圓潤流暢的線條勾勒出敦厚的壺體,外觀光潔平整,圓柱體邊角處理為溫潤的鈍角,剛柔并濟,肩蓋過渡柔中寓剛,不僵滯、不突兀;嵌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嚴絲合縫,形成壺體的統一和諧感;垂直柱狀壺鈕與壺身造型統一協調,壺鈕稍顯高挺,將整壺向上拉伸,凸顯出挺拔大氣之感;直流自然向上伸展,顯得生機十足;壺把為方形把,方中寓圓、圓中寓方,兩者相呼應,凸顯出穩健莊重的氣勢;壺身自壺把往下部分以線條環繞,線條分布均勻,中間稍留縫隙、疏密合理,提攜壺韻,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用;柱鈕與壺身裝飾相統一,柱鈕下部分以一圈圈的線條環繞,靈動別致。整壺以原礦紫泥制作,營造出寧靜雅致的氛圍,古色古香,線條裝飾采用原礦段泥,段泥色澤青綠,層層線條的環繞營造出清雅之感,有竹節之韻。不同泥色相協調,使作品表現更為生動立體,提升了整壺的藝術效果。兩只紫砂杯與壺身相統一,杯體呈圓柱狀,杯身中間部分以一圈圈排列整齊、疏密有致的線條環繞,極具韻律美和形式美。整個套組充分展示出紫砂壺藝的線條美感,沒有復雜的裝飾和艷麗的色彩,通過線條的組合運用傳遞出紫砂壺藝的結構對稱美、韻律美和形式美,從小到大勾勒出特殊的“線韻”,烘托出溫馨雅致的氣息,別具一格。
2? 紫砂作品“線韻”的文化內蘊
自古以來,中國人主張“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崇尚淡泊寧靜、嫻雅恬靜的審美情趣,有著“尚清”、“尚和”的審美追求,認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中國藝術以天真、自然為美,以平淡樸素、優雅含蓄的方式表現一種高雅脫俗的情調。紫砂套組作品“線韻”通過線條和形體的微妙變化來呈現造型神態,與中國傳統審美不相而合。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真正的美是無聲無息的,紫砂作品“線韻”以小見大、去繁求簡,擯棄標新立異的裝飾,以剛柔相濟的線條給人以潤物細無聲之美。欣賞紫砂作品“線韻”,仿若欣賞一位端莊優雅的女子,她深刻而有內涵,外表雖簡單質樸但十分耐看,由內而外散發出內斂、知性的美感和高雅的氣節。青春的美貌只有一時,濃妝艷抹又顯得媚俗,唯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美好的心靈賦予女人的氣質修養,才會讓她煥發別樣的魅力。“若有詩書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美人”,真正的美麗不會因時間流逝,在喧囂浮華中不為世俗所擾、不為名利所動、不為物質捆綁,讀書、玩壺、喝茶,堅守一方自己的小天地,保持著內心的寧靜,于淡泊中駕馭著生活的腳步。如此,時間就恍若壺身上那一圈圈排列整齊的線條,成為渾然天成的裝點,富有內蘊和靈氣。此外,作品正截面呈方形,俯視之為圓形,契合中國“方圓并濟”的傳統思想。方圓并濟,指內心端正有原則,外表和順溫柔,與傳統儒家提倡的“中庸”思想不謀而合。
3? 結? 語
紫砂作品“線韻”流露著歲月積淀的美和厚積薄發的張力,整體造型設計和文化寓意相結合,使之呈現出完整的藝術特色。一如紫砂壺的設計創作,也是厚積薄發的過程,是紫砂藝人制壺技藝與個人智慧的結合。身為一名紫砂藝人,應以傳承發揚紫砂文化為己任,不斷提升自身審美水平和文化水平,創作出具有時代意義和文化價值的紫砂作品。
參 考 文 獻
[1]楊海蓉.春回大地萬物生,福滿人間處處情—漫談“福滿大地組壺”的藝術效果[J].江蘇陶瓷,2015(2):66,69.
[2]夏英.探析紫砂“大亨線圓壺”的意境美[J].江蘇陶瓷,2015(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