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東娟
【摘 要】目的:探討程序化護理服務在腦出血患者中的運用價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中選取37例,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實施程序化護理服務,評定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患者的ADL評分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并發癥發生率為8.1%。結論:腦出血患者實施程序化護理服務,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并發癥,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出血;程序化護理;日常生活能力;滿意度
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programmed nursing service in the nursing work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ogrammed nursing servic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37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2017to June2019to implement programmed nursing services and evaluate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ADL score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8.1%.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ed nursing servic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improve their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Programmed nursing; Ability to live daily; satisfaction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在中老年群體中,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由于病情進展快,如果不能及時治療,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相關研究稱[1],實施程序化護理服務,可以提高療效,改善患者預后。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探究該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本文選取37例患者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中選取37例,起止時間段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包括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齡位于43-79歲,平均(57.6±6.8)歲;出血部位:腦干10例、基底節區14例、丘腦8例、其他5例。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
(1)經顱腦CT或MRI檢查確認;
(2)知曉本次研究,有良好的依從性。
排除標準:
(1)精神病史患者;
(2)合并顱腦腫瘤等。
1.3 護理方法
實施程序化護理服務,具體如下:
(1)建立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組建程序化護理小組,以腦出血的護理標準為核心,進行護理知識培訓,熟練掌握護理流程和方法。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明確護理目標。
(2)執行護理方案。
①接診護理。對于輕中度患者,進行吸氧支持、心電監護,必要時留置導尿管;對于重度患者,安置在ICU內,進行氣管插管等操作。
②用藥護理。嚴格遵醫囑用藥,密切監測患者的不良反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征變化,調整用藥劑量和輸液速率,提高治療安全性。
③專項護理。氣管切開患者對氣道濕化處理,及時排出痰液;臥床患者定時翻身,避免發生褥瘡;加強口腔管理,每日清洗3次,防止滋生細菌。
④康復護理。待患者病情好轉,盡早開展康復鍛煉,訓練吞咽、語言、肢體等功能,減少后遺癥發生。
1.4 觀察指標
(1)在護理前、后,利用ADL評分量表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包括進食、轉移、修飾、洗澡、如廁、行走、穿衣、上下樓梯、大小便控制等項目,滿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能力越強。
(2)觀察記錄并發癥情況,常見如偏癱、失語、感染等。
2 結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護理前,患者ADL評分為(58.4±6.3)分;護理后ADL評分為(80.3±2.5)分,對比差異顯著(t=19.653,P=0.001)。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
在并發癥上,37例患者出現偏癱2例、失語1例,共計發生率為8.1%。
3 討論
目前腦出血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多采用常規護理方案,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缺乏針對性和整體性,因此效果不佳。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新型護理模式不斷出現,其中程序化護理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臨床護理流程,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實現預期目標。
本次研究中,37例患者均實施程序化護理,結果顯示護理后的ADL評分明顯提高,差異顯著,并發癥發生率為8.1%,和韓冰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3]。分析認為,文中護理工作的開展,首先建立護理小組,通過培訓提高護理技能,明確崗位職責,并設置護理目標;然后從接診、用藥、專項、康復護理四個方面入手,凸顯出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切實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結合文中結果,可見程序化護理服務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腦出血患者實施程序化護理服務,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并發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于清.程序化護理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9,6(38):92.
韓冰,王芳,崔瑩瑩.程序化護理服務在腦出血患者護理工作中的價值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