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聰 黃欣 朱茜
【摘 要】目的:探究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的影響因素及護理措施。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神經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140例患者,觀察患者感染類型、病原菌分布,統計患者臨床基線資料,分析可能的影響因素,并制定應對感染的護理措施。結果:所有患者中發生感染的有16例,占11.4%,細菌培養結果顯示分離病原菌21株,以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為主。經單因素及多因素調查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患者手術時間、患者病程、住院時間、年齡、并發癥等是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高危影響因素。結論: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容易發生醫院感染,而通過護理措施干預可幫助發生感染患者轉歸,并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關鍵詞】神經外科;醫院感染;顱內手術;護理;影響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surgical intracranial surgery
Zhengcong,Huangxin,Zhuxi(Sichuan North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Hospital,Sichuan Nanchong,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cranial surgery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Methods140patients who underwent neuro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7to May2019were selected to observe the type of infec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The clinical baseline data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the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and the nursing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infection were formulated.Results16cases (11.4%) of all patients were infected.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showed that21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mainly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investiga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ime of operation,course of disease,length of stay,ag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the high 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surgical intracranial surgery.Conclusion Neurosurgery intracranial surgery patients are prone to nosocomial infect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help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to turn around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Keywords: Neurosurgery;Hospital infection;Intracranial surgery;Nursing;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圖分類號】R6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以顱腦外傷、顱內腫瘤及腦血管疾病患者為主,多數患者病情危重,疾病變化快,加上腦部神經、血管豐富,手術難度大,要求高、時間長,對于廣大手術醫師的要求極高[1]。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2-3],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發生率為9.0%左右,在各外科科室的感染發生率中位居前列。因此,了解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感染的發生情況,分析發生感染的病原菌及相關影響因素,對于患者術后的感染預防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而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感染,可以幫助發生感染的患者快速康復,并減少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的感染發生率,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從而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
本研究對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影響因素及護理措施進行了研究,具體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神經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140例患者,
納入標準:
(1)患者均符合《神經外科學》神經外科顱內手術的相關指征,能夠配合完成此次研究;
(2)患者手術類型包括開顱手術和微創手術;
(3)術前無顱內感染和其他感染;
(4)均意識清醒,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1)肝、腎、心、肺等器官功能異常者;
(2)合并其他嚴重顱腦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患者;
(3)臨床資料缺失者;
(4)中途轉院、退出治療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53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2.6±4.6)歲,腦血管疾病患者61例,腦外傷89例,合并其他部位外傷22例,合并糖尿病17例。
1.2 方法
1.2.1 臨床基線資料統計 所有患者入院后建立個人檔案,統計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合并癥等臨床基線資料,并統計患者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手術切口類別、住院時間、體質量指數(BMI)等指標。
1.2.2 術后感染相關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依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的術后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由科室內兩位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根據患者的特征、臨床癥狀及各項實驗室檢查指標等進行判斷,并排除過敏、感冒及炎癥等疑似感染患者。統計發生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
1.2.3 病原菌檢測
所有患者對感染部位采取相應標本采用VITEK-2全自動生物鑒定(購自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進行病原菌鑒定,統計病原菌的數量和類型。
1.3 護理方法
(1)顱內感染患者護理。手術期間應嚴格無菌操作,顱內感染的發生與引流管的留置有著密切關系。針對需要安置引流管的患者在嚴格無菌條件下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開口在側腦室平面上部10~15cm處,以保持患者顱內壓穩定,患者需要移動時,需暫時關閉引流管,以防止發生腦脊液反流而引發感染。引流期間主要保持引流管暢通,避免發生折疊和壓迫,護理人員定期觀察是否暢通,在更換引流袋時注意先關閉引流管,防止外界空氣自引流管隨腦脊液流入顱內,必要時可定期做腦脊液細菌和常規檢測,觀察是否有感染發生。腦引流管的留置時間在3~4d為佳,一般不超過5~7d,引流管拔管時應事先關閉引流管。拔管后觀察切口是否有腦脊液滲出,如有及時報告負責醫師進行處理。
(2)呼吸道感染護理。給予患者病房定期開窗通氣,及時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對于呼吸道分泌物粘稠患者可給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進行超聲霧化吸入,以達到解除痙攣、稀釋痰液可抗感染的目的。嚴格規范呼吸機管路系統消毒,保持呼吸機的密閉性和通暢性,避免呼吸機相關感染疾病的發生。
(3)尿路感染護理。尿路感染在醫院感染占有較大的比例,患者多存在尿失禁、尿潴留等,需要留置導尿管。導尿管留置是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應嚴格導尿管留置時的無菌操作,加強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會陰部護理,并定時夾閉導尿管放尿以訓練患者膀胱貯尿功能。
(4)正確進行護理程序。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的臨床資料、疾病情況對可能潛在的感染問題及時發現和處理,以控制和減少感染的發生。在護理工作進行中,應針對已實施的護理措施及效果進行評估,以發現護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任務,并及時進行改正,從而提升護理效率和護理質量。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及病原菌檢測結果分析
所有患者中發生感染的有16例,占11.4%,其中切口感染6例,泌尿系統感染4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顱內感染1例。細菌培養結果顯示,共分離病原菌21株,其中革蘭氏陰性菌13株(銅綠假單胞菌7株,鮑氏不動桿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革蘭氏陽性菌6株(金黃色葡萄球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肺炎鏈球菌1株),真菌(光滑假絲酵母菌1株、白假絲酵母菌1株)2株。
2.2 影響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結果顯示,性別、疾病類型、體質量指數(BMI)、疾病類型與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無顯著相關性(P>0.05)。而年齡、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手術切口類別、住院時間是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主要影響因素(P<0.05)。
2.3 影響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手術切口類別、住院時間是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因素(P<0.05)。
3 討論
術后醫院感染又被稱作醫院獲得性感染,是指病人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及住院內獲得出院后不久獲得的感染。醫院感染一直是醫院面臨的一項重點問題,患者術后感染不僅會影響手術的效果,延長患者康復周期,甚至能引發病情惡化,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體痛苦及精神、經濟的多重壓力,對于術后的感染預防一直是醫院的重點防控工作[4-5]。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較高,對于患者的病情康復造成了不良影響,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治療費用,并給醫院帶來了一定的醫療負擔。對于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的醫院感染的可能因素進行分析,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中發生感染的有16例,占11.4%,細菌培養結果顯示分離病原菌21株,以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為主。經單因素及多因素調查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患者手術時間、患者病程、住院時間、年齡、并發癥等是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高危影響因素。手術期間及術后康復階段容易發生病原菌侵襲而發生感染,長時間手術、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都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概率。而隨著年齡增大,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并發各種并發癥的可能性增加,引發感染的概率也隨之提高。綜上所述,神經外科顱內手術患者容易發生醫院感染,其中患者年齡、病程、手術及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等是主要的危險因素,而通過護理措施干預可幫助發生感染患者轉歸,并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李云霞,喻珍子.神經外科護理技術與院內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7):152-154.
王海英.對神經外科護理中危險因素的預防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8):106.
江艷.神經外科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4):272+274.
車莎,郝春霞,潘瑋,等.某醫院神經外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9,36(5):362-364.
余彥輝.淺析神經外科開顱手術后出現術后感染的主要因素[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1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