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旺
【摘 要】目的:研究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和開放手術治療直腸癌的臨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樣本選取時間為2017年4月-2019年4月,研究對象為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直腸癌患者。按照患者就診先后順序,將70例直腸癌患者分別成立兩組,對照組35例與實驗組35例。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給予開放直腸癌根治術與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將兩組間手術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在術中出血量、腸蠕動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間手術時間相比,對照組則具有明顯優勢,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在對直腸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應首先考慮實施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其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患者術中出血量,促進腸蠕動恢復并減少并發癥發生,從而促進康復,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此方法具有臨床參考價值。
【關鍵詞】直腸癌;開放手術;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5.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直腸癌為惡性腫瘤中發病率較高疾病,且發病群體主要為45歲左右患者[1]。相關資料顯示,導致直腸癌疾病發生的原因可能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飲食因素,而食物纖維攝入不足可能為該病發生的高危因素[2],因多數患者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因此,隨著該病的發展,會逐漸引發里急后重、腹瀉、消瘦以及排便梗阻等癥狀,使患者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3]。為進一步探討對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對我院70例直腸癌患者,分別實施開放直腸癌根治術與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皆在探討對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樣本開始時間為2017年4月,研究樣本結束時間為2019年4月,研究對象為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共計70例,經確診后,均診斷為直腸癌。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n=35)與實驗組(n=35)。對照組35例患者中男17例,女18例;實驗組35例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基本均衡(P>0.05),可以開展臨床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開放直腸癌根治術治療,于手術治療前指導患者禁食,對其進行麻醉后,于患者腹部正中皮膚實施切口,對其癌變部分進行切除,同時,將腫瘤周圍淋巴結節進行清除。實驗組實施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治療,方法如下:①術前準備與對照組相同。②給予患者截石位,對患者進行縱向弧形切口,其位置為臍上緣,給予患者15mmHg人工氣腹壓力,并將腹腔鏡置于腹部。將手術器械置于腹直肌外側的弧形切口,先通過超聲刀切斷左側結腸膜,并分別將腸系膜下靜脈與下動脈離斷,通過腹腔鏡觀察,將直腸系膜的臟、壁兩側進行分離,并游直腸,劃定直腸遠端預切緣,并使用滅菌蒸餾水使遠側腸道進行清潔,將腸腔進行離斷,通過髂棘穿刺孔置入保護套,將腫瘤與乙狀結腸8cm處進行離斷,取出瘤體,③清除腫瘤周圍淋巴結,并于穿刺孔將吻合器置入,收緊荷包,使結腸-肛管吻合,于吻合切口入放入引流管,觀察患者術后情況。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手術情況,包括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腸蠕動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1.3.2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腸梗阻以及腹腔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并發癥發生率=(吻合口出血例數+切口感染例數+腸梗阻例數+腹腔出血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核實無誤后將其輸入SPSS14.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率)應用n(%)描述,組間經χ2檢驗,計量資料(年齡、手術指標)應用(x士s)描述,組間經t檢驗,差異P<0.05時,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 對比后發現,實驗組在術中出血量、腸蠕動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間手術時間相比,對照組則具有明顯優勢,P<0.05。
2.2 對照組與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35例患者中,發生間吻合口出血1例,發生切口感染1例,發生腸梗阻3例,發生腹腔出血1例,共6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17.14%(6/35);實驗組35例患者中,發生腸梗阻1例,無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以及腹腔出血情況發生,共1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2.86%(6/35),經對比,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實驗組,(χ2=3.9683,P=0.0464)。
3 討論
相關資料顯示,近些年,直腸癌患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為惡性腫瘤中的第三位[4]。而目前,臨床上對于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為臨床新型治療手段,通過腹腔鏡鏡頭對患者直腸內進行觀察,可清晰觀察到腫瘤情況[5],且手術視野更清晰,使手術中操作更精準,能有效避免術中因操作引起的神經損傷和血管損傷,從而降低患者術中并發癥發生,因此,該手術治療具有創口小、患者術中出血量少,并發癥少等優勢。本次研究,通過對患者實施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皆在術中出血量、腸蠕動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突出優勢,因此,具有臨床參考價值。
臨床上,在對直腸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應首先考慮實施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其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患者術中出血量,促進腸蠕動恢復并減少并發癥發生,從而促進康復,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此方法具有臨床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劉岳.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和開放手術治療直腸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13):82-83.
張明初,王程虎,徐永超.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與開放手術對保留生理功能的安全性及遠期療效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8,38(07):21-23.
王立偉.研究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與開放手術治療直腸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4):59.
賀志強,裴明祥,張波濤,么甲超.開放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直腸癌的安全性及遠期療效比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02):215-217.
陳波,黎信金,伍斯賢,歐陽紅飛.全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和開放手術治療直腸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