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經 姜巍
【摘 要】目的:探討富血小板血漿結合自體網狀皮移植治療Ⅲ度燒傷創面的臨床療效。方法:從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Ⅲ度燒傷創面患者中選擇80例,以隨機原則分成兩組,包括觀察組(例數=40)和對照組(例數=40)。對照組單純采取自體網狀皮移植治療,觀察組則給予富血小板血漿結合自體網狀皮移植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7d和治療后11d時的創面愈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時的創面色澤、血管分布、厚度、柔軟度和VSS總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富血小板血漿結合自體網狀皮移植治療Ⅲ度燒傷創面,能夠顯著縮短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提高患者的創面愈合率,并對創面瘢痕的生長狀況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關鍵詞】富血小板血漿;自體網狀皮移植;Ⅲ度燒傷創面
【中圖分類號】R4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自體網狀皮移植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用于大面積燒傷患者治療的有效植皮方式,在III度燒傷創面的治療中表現出了較大的應用優勢[1]。富血小板血漿富含多種生長因子,能夠促進受損組織器官的修復,在燒傷、整形、骨科等領域具有較為廣泛地應用[2]。為了提高III度燒傷創面的治療效果,我院將富血小板血漿結合自體網狀皮移植的治療方案對患者實施治療,獲得了良好的成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Ⅲ度燒傷創面患者中選擇80例,以隨機原則分成兩組,包括觀察組(例數=40)和對照組(例數=40)。觀察組40例患者,男女比例23:17,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45.7±6.3)歲;患者的燒傷總面積(16.29±17.05)%TBSA;自體網狀皮移植面積(1.27±0.51)%TBSA。對照組40例患者,男女比例21:19,年齡在21—68歲,平均年齡為(46.5±6.6)歲;患者的燒傷總面積(15.11±13.79)%TBSA;自體網狀皮移植面積(1.29±0.45)%TBSA。以上兩組研究對象的諸項基本資料、病情資料,經統計學分析提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對照試驗要求。
1.2 臨床方法 觀察組則給予富血小板血漿結合自體網狀皮移植進行治療,行自體網狀皮移植治療前,根據患者的創面面積覺得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制備量,并制備好富血小板血漿凝膠備用[3]。患者在自體網狀皮移植治療前,創面切削痂至創面基地組織新鮮、止血,切取自體適量中厚皮片,軋制成1:1.5的網狀皮片,創面均勻涂抹富血小板凝膠,網狀皮充分拉開網眼并移植,使用皮釘或絲線縫合固定。然后覆蓋上凡士林紗布,無菌敷料加壓包扎[4]。術后常規進行抗感染治療。對照組單純采取自體網狀皮移植治療,去除涂抹富血小板凝膠的步驟之外,其余治療方法與觀察組相同。
1.3 統計學處理 借助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表示,采取X?檢驗;檢驗水平為α=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和不同時間點的創面愈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7d和治療后11d時的創面愈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6個月時的創面瘢痕生長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6個月時的創面色澤、血管分布、厚度、柔軟度和VSS總分[5],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綜上所述,富血小板血漿結合自體網狀皮移植治療Ⅲ度燒傷創面,能夠顯著縮短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提高患者的創面愈合率,并對創面瘢痕的生長狀況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參考文獻:
劉宸,章宏偉,徐寧.同種異體富血小板血漿可增強糖尿病大鼠合成創面膠原[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39):6329-6334.
吳樂昊,朱珊,任玉萍.脂肪干細胞和富血小板血漿輔助自體脂肪填充術應用于面部年輕化的前景展望[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5,21(01):62-64.
陳亞偉,周濤.中全厚網狀皮移植治療36例關節部位皮膚缺損[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14(05):78.
吳宏志,楊蒙,魏偉,等.自體富血小板血漿凝膠治療電燒傷殘余創面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5,21(01):96-98.
陳慶慶,何紅晨.富血小板血漿促進創面愈合的研究進展[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8,30(0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