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摘 要】目的:探討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術后腹脹、疼痛等產生的影響。方法:選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進行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80例)進行研究,隨機數表法分成甲組與乙組,甲組40例,乙組40例。乙組常規護理,而甲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總結術后腹脹情況、疼痛評分、恢復指標。結果:甲組的術后腹脹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的術后腹脹程度優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術后一天的疼痛評分低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的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都短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明顯減輕術后疼痛程度和術后腹脹程度,并降低手術腹脹發生的風險。
【關鍵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術后腹脹;術后疼痛;影響
【中圖分類號】R657.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對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來說,是膽囊良性疾病患者有效的一種治療措施,存在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等特點[1]。但是在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會因為麻醉藥物效應、手術牽拉、手術創傷等引起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而抑制胃腸道功能,患者術后出現腹脹和腹痛等,增加患者痛苦同時,還會導致腸梗阻,嚴重影響到術后患者的恢復。為探討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術后腹脹、疼痛等產生的影響,選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進行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80例)進行研究,研究具體為:
1 資料同方法
1.1 資料 選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進行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80例)進行研究,隨機數表法分成甲組與乙組,甲組40例,乙組40例。49例是男性,31例是女性;患者年齡在33-77歲之間,其平均是(52.12±2.42)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做對比。
1.2 方法 乙組常規護理:,常規談話,講述手術方法、注意事項和意義,完善檢查,常規禁飲、禁食12h,常規備皮和腸道準備。術前半小時留鼻胃管,在術后患者肛門排氣后拔除鼻胃管,留導尿管,在術后一天拔除導尿管。配合醫師手術,手術室溫度濕度要調節好,液體、沖洗液等常溫。遮擋非手術部位,蓋保溫被,不限制補液。在患者返回病房后,監測其生命體征和病情等變化。給予止痛劑,以患者意愿活動,在肛門排氣后流質飲食,排便后半流質飲食,過度到常規飲食。放引流,四到五天后拔除。而甲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1)術前快速康復護理,強化健康教育,詳細講解手術流程,重點講述微創,消除顧慮,耐心回答患者問題。術前禁飲2h,禁食6h,術前晚飲800ml的5%的葡萄糖水,在術前3h飲用200ml。不灌腸,術前一天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且不留鼻胃管以及導尿管。(2)術中快速康復護理,引領患者進入手術室,介紹環境,加強保溫措施,給予患者恒溫水毯或者保溫杯,液體、沖洗液等要提前加溫到36-38℃,做好足底保暖措施,控制手術當天的輸液量。(3)術后快速康復護理,在患者清醒后,給予其口香糖,促進唾液分泌,利于胃腸功能恢復。強調早期進食,患者術后6h可流質飲食,忌脹氣食物。在肛門排氣后半流質飲食。囑患者早期活動,患者清醒后半臥位,活動四肢,踝泵運動、上肢活動、深呼吸鍛煉等,定期變換體位。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溫水足浴,促進足底血液循環,利于胃腸功能恢復。點按足三里5min,每天三次,減輕疼痛同時,促進胃腸蠕動。炎性水腫者、術野滲血明顯者放引流管,其余患者不放置。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術后恢復指標進行觀察。
1.4 評價標準 把腹脹分成0-10級,1-4級是輕度腹脹;5-7級是中度腹脹;8-10級是重度腹脹[2]。VAS(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兩組術后一天的疼痛程度,十分滿分,分數越高則疼痛越明顯[3]。
1.5 統計學分析 經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經()表示術后疼痛評分、恢復指標,行t檢驗,經(%)表示術后腹脹,行χ2檢驗,P低于0.05時,組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結術后腹脹情況 甲組的術后腹脹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甲組的術后腹脹程度優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
2.2 總結術后疼痛 甲組術后一天的疼痛評分低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
2.3 總結術后恢復指標 甲組的首次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都短于乙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對于腹腔鏡手術患者來說,術后胃腸功能障礙是較常見的一個問題,患者表現出現腹脹、腹痛以及惡心嘔吐等,而影響到術后康復、生活質量。在快速康復護理中,術前不留置鼻胃管,利于患者術后盡早進食,提高臟器循環血量,促進胃腸蠕動。提倡術后盡早經口進食,通過咀嚼口香糖提高唾液的分泌,利于機能的恢復、消化道血液循環以及淋巴液回流,避免腸道水腫,預防胃腸功能紊亂,從而減少腹脹發生的風險。早期運動可使胃腸間出現機械性摩擦,促進肛門排氣和減少積氣,還可加快血液循環,利于新陳代謝,減少術后并發癥,利于康復[4]。且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中不強調留鼻胃管、導尿管因引流管,避免侵入性操作提高患者疼痛感。通過穴位按摩等降低術后疼痛,繼而縮短下床活動時間,可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以及減少腹脹發生[5]。
總之,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明顯減輕術后疼痛程度和術后腹脹程度,并降低手術腹脹發生的風險。
參考文獻:
古麗斯坦,宋慧霞.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患者中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研究[J].特別健康,2019,30(19):194-195.
陳海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人圍術期護理中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研究[J].特別健康,2019,19(16):136.
彭子菲.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2019,25(21):229-230.
甘燕.對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與常規護理的效果對比探討[J].健康大視野,2019,30(14):147.
余純勛.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圍術期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研究[J].飲食保健,2019,6(2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