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前心理焦慮癥狀的改善效果。方法:將100例泌尿外科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術前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開展心理護理措施,將兩組患者的術前心理焦慮癥狀改善效果進行統計學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前1d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SAS評分改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其焦慮心理,促使術前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可保障手術的順利程度,提升手術治療效果。
【關鍵詞】泌尿外科;心理護理;術前焦慮心理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近年來,我院泌尿外科越來越為關注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況,由于對疾病與手術的認知程度不足,并且手術位置多集中于患者的敏感部位,進而術前患者往往均會存在程度不一的焦慮情緒表現。焦慮等不良心理問題不僅會抑制臨床手術質量,也會對患者其他生理系統產生不當影響,需要在術前便給予有效的改善對策,以確保滿意的手術實施效果。本項研究在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術前均開展了心理護理內容,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排除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惡性腫瘤或精神疾病患者,入組前輔助簽署知情同意書。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7例,女13例,年齡14~71歲,平均(42.8±4.8)歲,疾病類型中腎結石15例,輸尿管結石14例,前列腺增生10例,尿道肉阜6例,精索鞘膜積液3例,壓力性尿失禁2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年齡15~73歲,平均(53.1±4.6)歲,疾病類型中輸尿管結石13例,腎結石12例,前列腺增生12例,尿道肉阜7例,精索鞘膜積液3例,壓力性尿失禁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與疾病類型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前僅接受常規護理內容,根據手術需要輔助進行相關檢驗,觀察并評估患者的尿量與性質,指導練習臥床排尿排便方式,依據醫囑實施相關術前準備。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術前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內容,其護理內容如下。(1)完善環境基礎:保證住院病房的安靜、舒適環境,在病房內與病房外粘貼有助于強化心理建設的格言與畫報,定期檢查病房溫度與濕度,確?;颊叱掷m維持良好的睡眠質量。(2)加強健康教育:手術前護士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了解疾病發生機制與手術實施方法,保證患者對麻醉、手術等方法的理解程度,減輕由于認知程度不足而造成的負性心理情緒。(3)強化心理干預:手術前痛患者家屬開展深入交流,要求盡量給予患者家庭溫暖,通過積極地安撫來增強手術治療信心。保障親切、關愛的語言同患者進行溝通,主動詢問并解答患者的內心疑慮問題,保障患者對醫務人員有充分的信賴程度,確保牢固的護患關系。整理既往臨床成功案例,分別向每位患者介紹成功案例,使其從內心建立強大的信心,講解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能對康復產生的影響,促使患者由自身為開端減少焦慮心理。
1.3 觀察指標 入院時與手術前1d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其中包括20個條目,正向評分與反向評分條目分別為15個與5個,各條目均為4級評分制,分數超過50分為存在焦慮。同時,根據護理前1d的SAS評分降低率評定焦慮心理癥狀改善效果,與入院時相比較SAS評分降低率>50%為顯效,25%~50%為有效,<25%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分析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入院時,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8.2±7.1)分,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8.4±7.3)分;手術前1d,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為(52.4±4.5)分,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43.1±3.2)分,兩組患者在入院時的SA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前1d的SAS評分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術前心理焦慮癥狀改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泌尿外手術患者在手術前通常均會存在明顯的負性心理問題,大多數患者對疾病與手術均有擔憂情緒,并且手術部位多集中于患者隱私位置,促使其負性心理問題更為嚴重。近年來,臨床研究不斷證實泌尿外科手術前患者多承受較大心理壓力,不僅憂慮手術的成功率與安全性,也會不斷幻想疾病或手術可能對自己形成的痛苦,焦慮主要是指人們在應激反應下所形成的消極情緒,多為存在潛在威脅時所出現的負面心理反應,該種負性心理反應不但會抑制患者的依從配合程度,甚至對其全身系統產生影響,使其術后康復效果受到影響。本項研究共選取了100例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為對象,采取隨機分組后分別對患者采取了常規術前護理與術前心理護理兩種方式,在護理后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前心理焦慮癥狀改善效果,旨在準確評定心理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通過實施心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前1d的SAS評分明顯降低,并且SAS評分改善有效率顯著提高,均顯著好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表現出心理護理對術前焦慮心理的改善作用。在謝紅玲等研究中對泌尿外科患者也采取了心理護理相關措施,通過開展該種護理方式后患者的心理焦慮癥狀得到有效抑制,從而對手術治療的心理應對獲得了顯著改善作用,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針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其焦慮心理,促使術前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可保障手術的順利程度,提升手術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朱夢雅.護理標識在泌尿外科護理安全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7):121
謝宇,趙旭,.心理認知行為護理模式對泌尿外科手術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心理醫生,2019,25(2):191-192
謝宇,趙旭,李紅梅,等.循證護理對于提高泌尿外科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的作用效果研究[J].心理醫生,2019,25(4):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