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容
【摘 要】目的:對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困難氣管插管的護理配合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12月間收治的58例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護理程序及護理內容進行了分析研究改進。結果:5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的氣管插管操作出現了失敗,成功率為94.82%,插管方法使用的是經鼻腔氣管導管法和經口視頻喉鏡氣管插管。其中一次操作便已成功的患者為15例,實際一次性成功率為27.2%,多次操作后插管成功的患者有40例,具體成功率為72.7%,光索盲探氣管插管患者為5例,占患者總數的9.0%。手術后部分患者雖發生了并發癥,但問題在第一時間便已經得到了控制,具體并發癥發生率為37.04%。結論:口腔頜面患者外科手術中有關于困難氣管插管的護理應劃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要對患者的體征及病情變化做好觀察,并針對可能會出現的突發問題制定應急預案。
【關鍵詞】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困難氣管插管;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R78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口腔頜面患者在手術治療中容易因為病理或生理原因而造成氣管插管困難的問題,進而影響到麻醉及手術的順利推進。這類問題將影響到患者的治療及恢復,因此一旦出現氣管插管困難必須要加強麻醉醫師及護理人員的護理配合,以免患者出現咽喉破損、喉痙攣以及心臟驟停的等癥狀。筆者依托實際臨床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現將具體的研究過程進行如下匯總:
1 資料與方法
1.1 常規資料 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12月間收治的58例需要進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患者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其中包括39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在12—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歲。從病癥類型角度著手分析,58例患者中共有上下頜骨骨折患者15例、下頜骨腫瘤患者31例、顳頜關節強直19例以及小頜骨畸形7例。麻醉誘導過程中大部分患者均需要采取鼻氣管插管全麻手術,少數患者張口度較好可以選擇經口可視喉鏡插管操作,而在術前評估環節中則發現了患者存在很明顯的困難氣道,所以實際插管操作中將會遇到諸多障礙,因此需要加強醫護人員的護理配合。
1.2 插管方法 本研究中的58例患者45例均是鼻盲探氣管內插管護理,13例采用經口可視喉鏡插管操作,如果操作未成功則可以再次采用光索盲探氣管插管進行更深層次地處理。如果操作仍無法成功則可以嘗試使用經口可視喉鏡插管法,這是一種針對困難氣道患者的新興插管方法。總體操作流程可分為尋找會厭、繞會厭以及氣管內插管三個步驟。操作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病癥做好區分,并進一步規范操作流程。若上述方法均插管失敗,需在征求家屬同意后再決定是否將氣管切開。
2 結果
2.1 數據統計 58例患者中,鼻腔氣管導管插入成功的有55例,其中一次性插入的為15例,多次插入有40例,采用光索盲探氣管插管的患者有5例,另外3例患者氣管插管失敗,進行了氣管切開。
2.2 護理措施 首先是術前配合護理,具體主要包括:①術前患者評估。患者存在困難氣管的問題是可以通過術前檢查發現的。在患者開始手術之前,護士要做好巡視工作,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病史、診斷結論、麻醉方式、用藥史、過敏史等方面的內容,還需要匯總患者的術前檢查情況,并在醫生的幫助下判斷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此外,若患者需要進行經鼻氣管內插管,則還需要判斷其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鼻息肉以及鼻外傷史等癥狀,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糾正。[1]實際臨床治療中,對這類患者的術前評估預測可以嘗試通過Wison危險評分法、Mallampati口咽評分法以及頭后仰角度測量法來完成。以上評估檢查需要在患者術前訪視的時間內完成,主要由麻醉醫師進行充分評估,手術室巡回護士進行協助操作。②心理護理。術前評估檢查之余還需要完成對于患者的心理護理,即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并向病人及家屬簡單介紹麻醉及插管的具體流程和操作難點,引導其放松身心、消除內心的恐懼心理,進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③器械及物品準備。手術正式開始之前需要準備好需要用到的器械、物品及藥物,要做好檢查,以免出現遺漏。主要包括光索盲探氣管插管裝置、咽喉鏡、可視喉鏡、一次性喉鏡片、人工鼻、呼吸回路、鼻咽通氣道、口腔通氣道、插管鉗以及氣管切開包等。其次是氣管插管配合護理。具體主要包括:①開始插管前的配合。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首先要建立靜脈通路,如果患者屬于兒童或出現“拒不合作”的問題,那么可以在其吸入鎮靜麻醉劑的情況下完成靜脈穿刺。此外,醫護人員還需要檢查吸引裝置是否正常,將麻醉機連接電源和氧氣,并將其排污口與排污管連接在一起。面對心功能異常、術中出血量較多以及血壓不穩定的患者,還要協助麻醉師準備有創動脈和中心靜脈穿刺,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創血壓和中心靜脈壓檢測,及時與醫生報備。②鼻盲探氣管內插管護理配合。巡回護士工作時應當站立在患者頭部且靠近麻醉師,嚴格按照醫囑注射相應劑量的麻醉輔助藥物,協助麻醉醫師減輕工作負擔并提高工作效率。麻醉醫師在進行環甲膜表面麻醉時,患者可能會伴有咳嗽或是生理性反抗行為,護士需在床邊進行看護,給予其適當的約束和精神鼓勵,當患者口咽處分泌物較多時,護士要及時吸凈痰液,避免因誤吸痰液而引發呼吸道感染,進而產生其他并發癥。[2]
3 討論
口腔頜面外科患者受生理及解剖結構異常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氣管插管困難的問題,不僅影響著麻醉和手術的順利開展,也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因此在術前訪視環節中,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評估病人是否存在插管困難的風險。巡回護士要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工作,例如準備好通氣設備、急救藥物以及困難氣管插管所需的輔助器械,這就要求其要掌握專業的護理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巧,能夠及時跟進和記錄插管病人的病情變化,注意觀察患者的心電圖及血壓變化。[3-4]此外,護理人員還要積極配合麻醉師的麻醉工作,降低麻醉風險,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楊旭東,劉瑞昌,高玲,李貞貞,王曉東.HC可視喉鏡在口腔頜面外科困難氣道患者經鼻腔氣管插管的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5,31(06):833-836.
翁慧英.盲探氣管插管裝置在口腔頜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0,8(07):148-149.
王晶晶,丁娟.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復蘇期病人的呼吸道護理[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7):90+101.
陳靜,蔣黎,陸愛嬌.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困難氣管插管護理配合[J].護理研究,2013,27(29):3269-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