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敏玲
【摘 要】目的:探討對腹腔鏡下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治療效果及護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治療的小兒腹股溝斜疝患者50例,將患兒隨機抽樣分組,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下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疝修補術治療,兩組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效果。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及并發癥。結果:觀察組各手術指標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共出現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對照組出現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在腹腔鏡小兒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腹腔鏡;腹股溝斜疝
【中圖分類號】R63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小兒腹股溝斜疝較為常見,在男性患兒中較為常見,需要及時手術治療[1];傳統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的創傷較大,患兒康復慢,同時并發癥多,對患兒造成較大痛苦。隨著腹腔鏡的發展,在小兒腹股溝斜疝中應用廣泛,具有創傷小、康復快、安全性高等特點,取得顯著效果。本研究對腹腔鏡手術和傳統手術進行對比,并給予兩組患兒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9年1月~2019年3月抽取50例小兒腹股溝斜疝患者,所有患兒均符合診斷標準;患兒家長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將其他臟器功能障礙、衰竭患兒排除。觀察組25例患兒中,男21例,女4例;年齡8個月~12歲,平均(6.3±1.8)歲;單側發病患兒有20例,雙側發病患兒有5例;對照組25例患兒中,男20例,女5例;年齡10個月~11歲,平均(6.5±1.7)歲;單側發病患兒有19例,雙側發病患兒有6例;兩組患兒基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疝修補術治療,給予患兒全麻,取患兒平行腹股溝韌帶進行2cm切口,游離皮膚、皮下組織麻將精索顯露,暴露疝囊,將疝囊游離到疝頂部,閉合切口。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下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給予患兒全麻,在臍下部進行0.5cm弧形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將腹腔鏡置入;臍上方插入Trocar,在下腹垂直腹股溝內環口進行切口,長度為2mm,編織帶線從腹壁下動脈外側到腹膜外穿內環內半周,退針到腹膜外,在和腹膜外穿過內環到另半周,關閉內環口。
1.2.2 護理方法 兩組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加強管理:建立綜合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和3名責任護士組成,挑選護理人員經驗豐富,綜合業務知識強,善于溝通。組織小組成員進行關于小兒腹股溝疝相關知識進行培訓,確保護理具有全面性和專業性。護理人員每日將護理情況匯報護士長,護士長每周在例會上將護理問題等進行分析和總結,不斷發現新的護理方法,改進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②術前護理:由于患兒對醫院存在恐懼感,入院后出現哭鬧不止,對診斷和治療造成嚴重影響[2];同時家長對疾病了解不足,常出現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易導致醫療糾紛發生。護理人員為家長講解關于腹股溝斜疝的相關知識,告知患兒目前的身體狀態,同時解釋采用腹腔鏡治療的優勢,消除家長的負面情緒;采用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和患兒進行互動,不僅增進患兒和護理人員的關系,同時轉移患兒注意力,更有利于診斷和治療。另外,術前需做好充分準備,在術前6h禁水,12h禁食,將尿道排空。③術中護理:在進入手術室后可撫摸患兒手部,多對患兒微笑并給予鼓勵,盡量消除患兒恐懼感;術中密切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和醫生溝通并及時處理。④術后護理:術后密切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主要由于患兒拔管后易出現并發癥,甚至發生危險;因此,重點對呼吸系統進行監測;在患兒處于蘇醒期時,將患兒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出現嘔吐物誤吸情況,做好吸氧、吸痰等準備工作。術后定時到病房觀察患兒,加強對患兒康復情況的了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及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如表1所示,觀察組各手術指標均短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并發癥比較 如表2所示,觀察組共出現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對照組出現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P<0.05。
3 討論
腹股溝斜疝在小兒中較為常見,其發病因素較多,患兒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等癥狀,由于該病和生殖系統較近,如不及時治療對患兒生殖系統發育造成嚴重影響[3]。隨著腹腔鏡的廣泛應用,腹腔鏡下治療腹股溝斜疝取得了顯著效果;應用腹腔鏡下手術不僅創傷小,有利于患兒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同時腹腔鏡下視野更加清晰,能夠有效觀察兩側情況,以免出現隱形疝出現的疏漏[4],同時并發癥少,減輕患兒痛苦。本研究中對兩組患兒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從術前的心理、充分準備,到術中的密切監測以及術后的宣教、并發癥預防,并不斷加強護理人員培訓,不斷提升護理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各項指標恢復顯著短于對照組,同時并發癥更少,體現出在綜合護理干預下,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效果更顯著,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張川波,張秋月,李薛穎,吳項東.綜合護理干預在對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治療術中的應用[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10):176-178.
駱彥瑩.綜合護理干預用于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治療術中的效果研究[J].保健文匯,2017,(4):108.
張春燕,張莎.綜合護理在對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治療術中 的應用及對手術時間的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4):170.
潘蕙艷.綜合性護理對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8,(3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