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
【摘 要】目的:探析腹腔鏡下疝氣修補術患者的臨床手術護理配合效果。方法:抽選時間在2019年1月份--2019年9月份入院實施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的患者110例為對象,根據1:1的方式實施組,每一組中均有55例患者,實驗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收集并對比兩組臨床護理質量。結果: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與術后VAS評分各是(4.2±1.7)天、(3.3±0.8)分,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與術后VAS評分各是(5.7±2.3)天、(5.2±1.6)分,對照組中的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實驗組評分,P<0.05,具有臨床差異性。同時實驗組中患者總共并發癥例數4例,并發癥發生率占比為7.27%,對照組中患者總共并發癥例數16例,并發癥發生率占比為29.09%,前者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P<0.05,呈現臨床不均衡性。結論: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在腹腔鏡下疝氣修補術手術中,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疼痛感,縮短其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腹腔鏡;疝氣修補術;手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臨床上,腹股溝疝屬于常見普外科疾病之一,治療方式以腹腔鏡疝氣修補為主,因為其屬于微創術式,患者遭受的痛苦較少,術后切口較為美觀,并發癥也較少,臨床應用較為普遍[1-2]。為了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其需要輔助手術護配合,從而提升臨床護理質量。為此本文抽選時間在2019年1月份--2019年9月份入院實施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的患者110例為對象,根據1:1的方式實施組,每一組中均有55例患者,探析腹腔鏡下疝氣修補術患者的臨床手術護理配合效果。具體內容做如下闡述:
1 資料跟方法
1.1 研究資料 抽選時間在2019年1月份--2019年9月份入院實施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的患者110例為對象,根據1:1的方式實施組,每一組中均有55例患者,實驗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男性病患有30例,女性病患有25例,最小年齡27歲,最大年齡66歲,均年齡(50.2±2.7)歲,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男性病患有27例,女性病患有38例,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69歲,均年齡(52.4±3.6)歲。本研究取得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且患者均自愿參與其中,兩組數據對比沒有任何比較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展開常規護理,其做好術前準備,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監測其生命體征,并且將常規手術配合和并發癥預防工作做好。
實驗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在手術前,則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并且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告知患者此手術方式的好處與臨床效果,以進一步取得患者的配合,營造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需要做好手術相關器械的準備工作,護理人員需要熟知各種器械和藥具的使用規范,以保證能夠在手術中正常使用。在手術中,需要護理人員將各種導線、導管等進行正確連接,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且保幫助麻醉醫師完成麻醉,完成麻醉后選擇合適的體位展開治療,護理人員需要在術中準確、快速完成手術器械,從而有效減少手術時間。在手術之后,當患者蘇醒后將其送回病房,并且做好與病房護理人員的交接工作,幫助患者選取合適體位,定時翻身,以預防發生壓瘡,影響患者的護理效果,同時需要觀察引流管情況,進一步保證引流管處于通暢。
1.3 統計學處理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9.0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數據展開對比,其中計數資料以卡方來檢驗,使用(n/%)進行表示,相應的計量資料則是利用t檢驗,借助均數±平均數加以表示,在P<0.05時存在臨床可比較性。
2 結果
2.1 臨床數據比較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與術后VAS評分各是(4.2±1.7)天、(3.3±0.8)分,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與術后VAS評分各是(5.7±2.3)天、(5.2±1.6)分,對照組中的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實驗組評分,P<0.05,具有臨床差異性。
2.2 患者并發癥情況分析 實驗組中患者總共并發癥例數4例,并發癥發生率占比為7.27%,對照組中患者總共并發癥例數16例,并發癥發生率占比為29.09%,前者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P<0.05,呈現臨床不均衡性。
3 討論
當今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技術也愈加成熟,其應用在疝氣修補術中的頻率也在增,相應的對手術護理配合工作的要求也逐漸升高[3-4]。基于,護理工作需要貫穿在術前、術中以及術后整個過程,通過術前對患者疾病以及基礎信息的了解,幫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緒,在術中護理人員緊密的與醫生配合,將各種器械的使用完成快速傳遞,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傷口暴露時間,幫助患者更快恢復[5]。由本文可知: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與術后VAS評分各是(4.2±1.7)天、(3.3±0.8)分,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與術后VAS評分各是(5.7±2.3)天、(5.2±1.6)分,對照組中的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實驗組評分,P<0.05,具有臨床差異性。同時實驗組中患者總共并發癥例數4例,并發癥發生率占比為7.27%,對照組中患者總共并發癥例數16例,并發癥發生率占比為29.09%,前者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P<0.05,呈現臨床不均衡性。
參考文獻
楊麗.腹腔鏡下疝氣修補術手術護理配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5):177-178.
任晉秋.腹腔鏡下疝氣修補術手術室護理配合方法[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5):169-170.
趙昱.腹腔鏡下疝氣修補術手術室護理配合體會[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6,29(1):57-58.
王仲立.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術與傳統疝氣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效果對比[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3):68-69.
金恩斯別克·孜亞.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術治療疝氣的臨床療效分析[J].智慧健康,2017,3(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