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萍萍
【摘 要】目的:分析對心肺復蘇的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促進其康復的效果;方法:取15例心肺復蘇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取在心肺復蘇過程中實施急診護理的15例患者作為實驗組,比較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3.33%,并發癥發生率6.67%低于對照組20%,且P<0.05;結論:在心肺復蘇過程后實施急診護理,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心肺復蘇;急診護理;康復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對心肺復蘇患者輔助急診護理干預,護理效果顯著,詳細情況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自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于2013年1月~2018年12月急診科進行心肺復蘇患者臨床資料。從中抽取15例心肺復蘇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再抽取在心肺復蘇過程中實施急診護理的15例患者作為實驗組。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同意本研究,排除合并有精神性疾病、中途死亡的患者。對照組:女性、男性分別為9例、6例,年齡分布為36~72歲,中位年齡為(56.3±5.2)歲,其中車禍多發傷6例、墜落傷3例、猝死2例、淹溺2例、其他2例。實驗組:女性、男性分別為10例、5例,年齡分布為38~75歲,中位年齡為(56.4±5.3)歲,其中車禍多發傷5例、墜落傷4例、猝死3例、淹溺2例、其他1例。將兩組患者基本資料代入數據統計軟件中,結果顯示差異不大(P>0.05),可比性充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心肺復蘇,操作方法如下:(1)人工循環。護理人員將手指放在患者氣管和頸部肌肉間進行按壓,時間不能短于10s,然后雙手握拳,拳眼朝上,對患者的胸骨正中下段進行猛烈擊打,若患者的心臟依然沒有恢復跳動,需要胸外按壓來實現心臟復跳[1];(2)開放氣道。讓患者去枕平臥,立于患者一旁,將患者后部向后仰,開放氣道;(3)人工呼吸。用簡易呼吸氣囊輔助呼吸,面罩遮住患者口鼻雙手擠壓氣囊,使患者胸廓和肺部自行回縮,排出肺部的二氧化碳,吹氣的頻率為每分鐘14~16次。在此過程中,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即加強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監測,待患者清醒后嚴格按照醫囑用藥,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加強病房巡視,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要立即進行搶救。實驗組患者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急診護理,護理內容為:(1)氣道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將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清除,必要時將痰液吸出,以保證患者呼吸道暢通。假如患者痰液粘稠,呼氣困難,需要積極給予霧化吸入治療,以利于痰液排除,針對年齡較大,病情患者,實施物理咯痰、排痰困難的患者,需要體位引流,或者通過振動排痰促進痰液排出。護理人員可以輕輕拍背以促進患者咯痰。(2)體位干預。取患者的平臥位,在其頭頸部墊上軟枕,指導患者自主呼吸,提醒患者一旦自身呼吸不暢時要立即告知醫務人員,提醒患者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充足。(3)腦部護理。心搏驟停的患者其腦組織在復蘇前便伴有短暫缺血缺氧現象,為此護理人員應該用濕毛巾對患者的頭頸部冷敷,以降低患者腦部氧代謝以給予供氧支持。(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當和患者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在護理過程中當發現患者伴有急躁、不安、恐懼等情緒時,護理人員應該注意對其不良情緒予以疏導,向他們講述積極、樂觀的事件,增強其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和護理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其中心肺復蘇康復效果評價標準為:(1)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無并發癥,身體狀況趨于平穩;(2)有效:患者各項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伴有輕微并發癥;(3)無效:患者各項癥狀和體征無任何改變[2]??傆行蕿轱@效率和有效率的總和。
1.4 統計學方法 組間數據對比借助SPSS21.0數據統計軟件,n表示患者例數,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以百分數和均數表示,分別以t和χ2統計,當P<0.05時結果顯示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康復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在心肺復蘇過程中給予不同的護理后,實驗組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3.33%,且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在護理過程中,實驗組有1例出現了并發癥,為抽搐,并發癥發生率為6.67%;對照組有3例患者出現了并發癥,其中記憶減退1例、抽搐1例、反應遲鈍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可見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P<0.05。
3 討論
心肺復蘇作為一項緊急搶救措施,其主要是將胸部按壓與人工通氣結合起來,通過手動維持患者大腦功能完整,并采取進一步措施恢復心搏驟?;颊咦园l性血液循環和呼吸。當前心肺復蘇已經成為急診搶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降低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而大量研究發現:在對患者積極開展心肺復蘇搶救過程中實施急診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搶救成功率[3]。在本研究中通過對15例患者在心肺復蘇后實施急診護理,康復總有效率93.33%高于常規護理患者,而并發癥發生率更低。急診護理干預是一類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全新護理模式,其能夠在初步搶救后給予患者全面且完善的急救護理支持,在護理過程中,加強患者氣道、體位、腦部、心理護理,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參考文獻
武艷.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7):190-192.
曹霞,劉春紅.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6):174-175.
王璽,王萬東.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的影響[J].雙足與保健,2018,27(1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