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摘 要】目的:探討煎藥方法及方式差異對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影響。方法:對現階段中藥房主要煎藥方法進行分析,并對比不同煎藥方法對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影響。結果:不同煎藥方式對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影響較小,但選擇合適的煎藥方法可以有效地縮短煎藥時間以及增加煎藥效率。結論:不同煎藥方式對中藥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影響較小,煎藥機煎藥更方便且容易攜帶,更符合現階段患者內心需要。
【關鍵詞】煎藥方法;中藥飲片;質量
【中圖分類號】R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中藥飲片是以中藥炮制方式加工而成的可直接使用的中醫藥物。近幾年,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和設備的更新,煎藥機的出現導致很多患者放棄了傳統手工煎藥方法。但二者煎藥方式對目前臨床中藥飲片療效的影響存在較大爭議[1]。為此,為進一步掌握不同煎藥方式對飲片質量和療效的影響,本人通過在中藥房工作中大量的觀察和經驗,分析不同煎藥方式的差異性,內容如下。
1 中藥飲片質量和臨床療效的關系
一般情況下,醫院中藥飲片的供銷渠道很多,其中以藥材市場為主要場所,中藥飲片炮制品沒有嚴格的標準,若其質量標準不符合要求和標準,不僅會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嚴重時還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由此可見,中藥飲片質量和臨床療效呈現明顯正相關關系,飲片質量決定臨床療效。在工作中要加強業務學習,嚴把飲片驗收環節,保證入庫的飲片質量符合要求,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2 煎藥方式差異性對中藥飲片質量的影響
目前,臨床使用最為頻繁的煎藥方式包括傳統人工煎藥和機器煎藥。其中,傳統人工煎藥主要是通過人力掌控火候、時間、溫度等對原中藥材進行煎煮,其具有繁瑣、耗費時間長的缺點,且容易消耗大量人力。而且,有很多患者煎藥方法不合適,會影響飲片療效,這些不合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1)加水量很難掌握,不是加水少就是加水多;(2)飲片浸泡時間不合適,一般飲片需要浸泡30分鐘,但有的病人自認為浸泡時間越長越好,浸泡的目的是讓飲片的組織濕透,膨脹細胞,有效成分利于煎出,時間過長藥材容易發霉變質;(3)浸泡用水不合適,一般飲片用冷水浸泡,但有的病人用開水浸泡,這樣會使含蛋白質的藥物蛋白質凝固,不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4)后下藥的煎煮方法不合適,主要是后下藥沒有經過浸泡直接放入,不利于有效成分煎出;(5)煎煮時沒有蓋好蓋,導致揮發性成分逸出,降低飲片療效。
鑒于以上幾點,藥師在平時發藥交代中一定要有耐心,給患者詳細講解飲片正確煎煮的方法。使藥效充分發揮出來,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煎藥機則是將固定藥材稱重,然后直接放入機器中并加入定量的煎藥水,待一定時間后將其取出并打包,不僅能夠縮短煎藥時間,還能避免人力資源浪費,煎藥機全密封工作,更大限度的防止飲片中的揮發性有效成分逸出,保證飲片質量,煎藥機的高壓工作,更有利于有些有效成分的煎出。且煎藥完成后直接打包利于患者攜帶,可極大的滿足患者的需求。醫院煎藥人員都是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煎的藥質量也有保障。但部分學者認為,使用煎藥機雖能夠準確的分裝劑量,便利患者。但不能一概使用煎藥機,主要是因為煎藥機以高溫加熱,其溫度高達100~130℃,由于溫度過高,很容易導致部分中藥材成分分解,進而失去活性。此外,加之缺少先煎、后下等工序則容易影響藥物質量。為此,不可一概使用煎藥機,而應該根據方劑組成藥物對煎藥方法進行選擇。
3 討論
近幾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飲食習慣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各類疾病的發生幾率,有許多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各種癌癥患者都選擇中醫中藥治療,而傳統西藥因為副作用較大,不利于患者恢復導致其應用效果較差。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醫中藥事業,在此背景下,中藥使用頻率不斷提高,而中藥的廣泛使用對中藥飲片質量和藥效的要求逐漸增加。現階段,臨床煎藥的方式包括傳統手工和機器煎藥兩種,而對于何種煎藥方式藥效更好存在較大爭議[2]。對此,本次研究對不同煎藥方式的中藥飲片質量和效果展開分析。
調查發現,不同煎藥方式對中藥飲片質量和藥效對比無顯著差異。表明無論是人工煎藥(如果人工煎藥方法正確),還是機器煎藥(沒有特殊煎煮的藥物,如先煎、后下),其對飲片質量和藥效無明顯影響,可有效的保證中藥飲片使用質量。但不同傳統手工煎藥的是,以煎藥機進行煎藥不需要安排過多的人員進行觀察,同時可以煎出多個患者的藥,可以極大的節約人力成本[3]。此外,機器可以將藥物直接放入其中,不需要經由人手進行操作,提高了很大的便捷程度,而且煎藥機設計的越來越好,使其煎藥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而人工煎藥需要人力長時間控制,且藥液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其藥液顏色可能會發生較大轉變[4]。此外,機器煎藥能夠直接進行封裝處理,便于藥液保存,一般認為可以存放一周時間,便于患者攜帶和服用。而傳統手工煎藥則無法實現封裝,其服用不便,而且煎藥的味道過大,煎煮麻煩,很多患者不愿在家自己煎煮中藥。進而導致以機器進行煎藥更符合患者內心所需,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機器煎藥。由此可見,雖二者對飲片質量和藥效無影響,但機器煎藥更省時省力,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以后會成為煎煮中藥飲片的主流。
綜上所述,傳統手工煎藥方式和機器煎藥方式對中藥飲片質量和藥效無明顯影響,但機器煎藥更節省人力成本且易于攜帶,符合患者需求。
參考文獻
時文娟,付文煥,李中東,等.不同煎煮方法的雙黃連湯中3種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較研究[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7,17(1):31-33.
李麗靜,于文會,王領弟,et al.中藥煎煮管理模式的構建及其在區域性煎藥中心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8,15(9):138-140.
鞠儉奎,姜鴻,賈樹娟,等.煎藥機不同煎煮方法對3種藥材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影響研究[J].中國藥房,2016,27(34):4851-4854.
胡鐵驪,歐陽榮,周博翔,等.中藥煎藥管理與質量控制系統建設指南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數字醫學,2017,12(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