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昆
【中圖分類號】R2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并且中醫也已經成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在中醫中,“消法”的治療理念較為常見,中醫認為想要使患者的病癥得到有效治療,首先應該對患者病癥的源頭進行確定。“消法”的主要意義為消除,首先要知曉患者病灶的變化,然后再消除其發病體征。在對治療方劑進行組成的時候,主要也是利用氣、血、食、水等方式,使其在胃中凝結成形,然后對其急性消散,這樣可以起到去除病根的作用。消法的治療以及作用主要是對有形的病癥而言的,因此,中醫中的消法治療理念不適合應用到精神類疾病當中。中醫中的消法治療理念粗看起來好像與西醫中的治療理念并無明顯區別,西醫治療也是先要了解病癥產生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但是在實際臨床治療展開的時候,兩種治療理論的區別還是較為明顯的。消法的應用主要是對患者現階段的身體狀況進行明確,同時,還應該對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全面的掌握,消法的應用可以起到減緩患者病情發作的作用。本文對中醫之“消”進行了如下綜述:
1 中醫消法的基本闡述
現階段,我國中醫治療方式正在得到豐富,治療理論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使得很多臨床頑疾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消法治療的理念在我國誕生很長一段時間,并且這種治療理念經過了多個時代的檢驗,其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下法”與“消法”都是中醫治療中較為常見的治療理念。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二者卻體現出了較大的差別[1]。首先,對于下法來說,主要是對停痰以及蓄血等有形之癥進行排除,當對上述癥狀排除之后才能夠對此種治療理念進行應用,因此,很多時候都急需排除以上癥狀,才能夠在治療的過程中見到理想效果。而對于消法來說,并不急于排除患者自身的有形之癥,而是對患者產生有形之癥的原因進行嘗試性的分析,對患病機理進行明確,往往患者的患病原因是相互摻雜的,因此在其進行治療的時候,不能急于應用癥狀排除的方式,這樣很難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經過上述兩種中醫治療理念的對比之后,我們可以看出,前者在對患者的癥狀進行治療的時候,主要應用的是急轉直下的治療理念,而對于后者來說,在對患者展開治療的時候往往是有所緩和的。二者的治療理念有明顯的差異[2]。
2 中醫消法的應用種類以及應用情況
在《醫學心語》中曾經對消法應用的情況有所闡述:消者去其癥也,忽而有之,忽而消散,乃得其平。對于人體而言,不僅身體四肢會患病,五臟六腑皆有患病的可能,因此,在對其進行治療的時候,不僅治療方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治療理念同樣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實際治療的過程中往往又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凡是在五臟六腑之內發作的病癥都具有累積性,并且,對于那些沒有及時發現自身病癥表現的患者來說,往往患有的是慢性疾病,因此,在對其進行治療的時候也應該講究方式方法。發于皮膚肌肉之間的癥狀主要是由于氣凝以及血凝所導致的,在對其進行治療的時候,應該注意應用消法的治療理論,這是非常關鍵的[3]。通常情況下,消法治療理論在應用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致病原因以及發病程度進行考慮,臨床上應用消法的適應證分很多種,由于患者的致病原因各有不同,在治療過程中,所應用的消散方式也是有很大區別的,最為常用的消法治療方式主要體現為以下幾種:
首先是消食導滯法,此種治療方式在我國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主要適用于宿食停滯以及消化不良等癥狀。對于人體來說,其具有多種功能性,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的時候,應該從患者現階段的實際體質情況進行入手。從人體結構上來看,胃臟的主要功能性是納谷,同時,胃臟也是與消化系統相關聯的器官,在運轉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的飲食過多,很可能會對患者自身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并且導致患者出現傷食的現象,當患者出現傷食癥狀之后,其腸胃功能性也勢必會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更加適合采用消法,這樣可以使患者的治療障礙不再明顯。很多患有傷食癥狀的患者都存在程度不等的不思飲食、嘔吐腹瀉的情況,這已經表明了患者腸胃功能性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在應用消法的理論對其進行治療的時候,主要是對患者的脾臟以及胃部功能性進行強健,從而消除傷食的癥狀。通常情況下,所應用的藥材主要包括山楂、谷麥、雞內金以及厚樸等。
其次是消濕去腫法,在對此種治療方法進行應用的時候,其作用效果主要是針對脾臟以及肺部而言的,如果二者出現功能性失職的情況,勢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往往是具有長期性的。當肺部出現問題之后,應該及時對其進行調節,在調節的過程中應該始終并持著水稻暢通的原則,從而保證肺部功能性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在對患者的脾臟進行保健的時候,也應該從現階段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進行入手,這樣可以保證治療效果更加理想,水氣泛濫是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并且會流于患者的肌肉以及皮膚之間,從而導致水腫的情況出現,這會對患者的肺部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肺、脾之間是有明顯關聯性的,因此,在對患者脾臟進行治療的時候,適宜應用消濕腿腫的方式,這樣可以起到對患者多項身體機能進行調節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所應用到的藥物主要有白術、茯苓、黃芪以及五加皮等,對恢復脾臟以及肺部的功能性有較為理想的效果,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應用之后,確定其療效較為可靠。
參考文獻:
林琛欽.中醫外科"消法"治療各種瘡瘍的療效分析[J].飲食保健,2018,5(41):125.
張小燕.中醫外科"消法"治療瘡瘍療效探討[J].家庭醫藥,2018,23(11):95-96.
陳小媚,鄒宇君,江燕.中醫消法聯合達英-35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5):5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