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領 盧露 李代宏
【摘 要】目的:為了提升重癥患者的護理體驗,提升患者對ICU護理的滿意度,了解ICU護工在工作中的不足。方法:通過開放式詢問在科重癥清醒患者進行總結。結果:通過總結,護工在工作中存在保護患者隱私觀念差、翻身力度過大、言語不規范、護理方式錯誤等問題。結論:對護工進行系統的專業化培訓對優化患者的護理體驗尤為重要。
【關鍵詞】ICU護工;住院體驗;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重癥監護室(ICU)是醫院的特殊科室,它集中了大手術后患者和危重患者,承擔著全院病情最嚴重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工作。與普通病房患者相比,ICU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2]。ICU的常見人員除了醫生、護士、呼吸治療師、康復治療師、營養師等醫療人員組成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人員組成—護工。ICU護工擔任著ICU的清潔衛生、患者的生活護理以及協助醫護人員完成護理病人的工作職責。清醒患者直接受到護工的照護,ICU護士的工作質量因此也直接影響到患者的住院體驗及患者及其家屬對科室的滿意度。目前沒有一所專門的護工培訓學校,也沒有全國統一的專用教材,大多數基層醫院的護工基本未經過正規系統的培訓就上崗[3],服務態度和工作質量參差不一,嚴重影響到ICU患者的住院體驗。筆者經過對我市幾家綜合醫院的ICU護工和患者進行了調查和訪談,現將護工對ICU患者住院體驗的影響因素總結分析如下。
1 影響因素
1.1 護工相關知識和技能缺乏
1.1.1 缺乏隱私保護意識 在ICU環境中,男女患者是在同一個空間。因此,極需保護患者隱私,尊重患者。但某些護工在為患者擦浴、清理大小便的時候,往往會忽視給患者拉上隔簾,致使患者身體直接暴露于其他人前。護工往往意識不到不管清醒或者昏迷患者都理應享受到隱私權的保護。
1.1.2 院感知識缺乏 護工大多來自農村,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大多數為40-50歲中年人,院感知識接受程度不高,在實際工作中,不重視院感防護。護工以為自身無傳染病就沒有關系,但是經常接觸患者分泌物,未洗手又去幫助患者進食,細菌以護工的雙手為媒介,容易帶給患者造成交叉感染。[4]增加ICU院感的發生。
1.1.3 專業護理知識薄弱 現階段護工主要都是由院外物業公司或者勞務公司聘任上崗,沒有經過醫院專業的相關知識培訓,導致護工缺乏必要的醫學知識和護理知識,從而不能準確掌握患者的情況,滿足不了病人全方位多層次的需要,更適應不了當前醫療市場和新的健康理念下為病人提供高質量服務,造成患者住院體驗不佳。
1.1.4 專業護理技能不規范 絕大多數護工在在上崗前未經過專門的護理操作技能培訓,如骨折病人的搬運、翻身技巧以及危重患者的轉運技巧等等,都是在臨床通過摸索形成自己對護理工作的體會,總結出自己的工作方式。所以部分護工在對患者進行生活照護時,或協助護士進行護理活動時,經常因為護理動作不規范給患者造成痛苦,甚至造成患者病情變化,出現生命危險。
1.2 對患者服務態度差 護工從事工作時間長,每天重復繁雜的工作,易工產生懈怠、厭煩情緒。在對煩躁或者譫妄患者進行生活照護或協助護士進行護理時,會因為動作粗暴,加深患者疼痛,同時,在語言方面會因為言語不當,給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2 對策
2.1 強化護工隱私保護意識 物業管理培訓組織或科室在護工上崗前或日常工作中,應經常教育護工,使其知曉:每個公民都應享有隱私權,不管是正常人還是病人,不管病人是清醒還是昏迷,護工都應該尊重和保護患者的隱私。這種隱私不僅是身體部位的隱私,也包括保護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等信息嚴禁向任何人透露。
2.2 加強護工的院感知識培訓 科室可安排由院感護士對護工進行院感理論知識培訓,使護工了解院感預防工作的嚴重性和必要性,同時向護工講解、示范院感防護工作中的正確行為,讓護工對院感有清晰的認識。定期對護工進行院感知識的考核,對不合格者,再次加強培訓并予以相應的處罰措施。
2.3 注重對護工的禮儀培訓 教育護工應該著裝整潔,主動幫助患者,當患者需要幫助和詢問時,應積極主動上前予以幫助。對患者保持耐心和關注,不用言語諷刺辱罵患者,為患者進行護理時,動作不可粗暴蠻力。對患者始終保持同情和關愛,讓患者感受到溫暖。
2.4 加強對護工的專業知識培訓
2.4.1 加強基礎醫學防護知識和護理知識的培訓 物業管理公司或科室應定期對護工進行相關醫學防護和護理基礎知識的培訓,讓護工了解基本的醫學護理常識,更有利于護工在工作中對患者進行正確的照護,較為準確的病情觀察可有效提高患者病情變化的發現率。
2.4.2 加強專業技操作能培訓 物業管理公司或科室定期對護工進行基本護理技能的培訓,如正確翻身、拍背、正確協助患者進食、正確轉運患者等等操作技能。通過規范護工護理操作技能,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專業化使患者更加信任我們的治療和護理。
2.5 加強對護工的監督 護工作為ICU管理組織的一員,受科室制度約束,也受醫生,護士的監督。醫護應履行監督護工的職責,對護工不正確、不規范的行為予以制止和糾正,使護工與醫護一起參與到患者的康復上來。
2.6 創造人性化環境 護工在ICU干的都是又累又臟的活,希望得到患者和其他醫護人員的肯定。我們醫護人員應該尊重護工,體諒護工,并實時聽取護工的意見和建議,了解護工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讓護工體會到組織的溫暖,邀請護工參加科室組織的各類聯誼和聚餐活動等,增加護工的歸屬感,使其更專心認真工作,更好地對待患者。
新形勢下,新的健康理念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工工作也是醫院護理的一部分,護工的言行也代表著醫院的形象,護工的舉止也影響著醫院的聲譽。[5]所以,醫院應加強護工培訓,規范護工行為,提高護工團隊整體素質。
總之,醫生護士、患者、護工共同構成了ICU這一整體。提升護工素質建設,解決現階段護工存在的問題,可有效地提升患者住院體驗,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Frankel H,Sperry J,Kaplan L Risk factors for pressure ulcer devel— opment in a best practic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Am Surg,2007,73(12):1215—1217.
McNicoll L,Pisani MA,Zhang Y,et a1.Delirium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occurrence and clinical course in older patients.J Am Geriatr· Soc,2003,51:591·598.
羅彩花,胡杏娟.護工存在及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20085(4)86-88.
趙燕燕.護工在綜合 ICU 管理中的安全隱患與管理措施.[J].護理研究,2016,08:269
護工護理引發的若干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