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強國
【摘 要】目的:通過使用緊急氣管插管術,在院前急救中極大地提高對病人的整體搶救成功率。方法:隨機抽取60例重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對象,并劃出每組各30例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接受緊急氣管插管術,而對照組則進行普通急救,通過評估兩組患者病癥的院前急救搶救成功率狀況來進行評估。結果:接受氣管插管術的實驗組患者院前急救搶救成功率更高。結論:對于院前急救技術,有必要增加緊急氣管插管術來提高整體搶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對整個搶救技術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氣管插管;呼吸衰竭;院前急救
【中圖分類號】R76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院前急救技術在整個醫院的急救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因此各大急救中心積極開展緊急氣管插管術。本文通過抽取病例樣本60例,均分為兩組,每組30例,分別作為治療組和對照組進行實驗。
2 資料和方法
2.1 資料 本研究選取自2013年6月—2019年7月120急救中心搶救的60例病例,采取30例病例作為治療組采取氣管插管術,其中包括昏迷患者9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例,毒品過量注射患者6例,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6例,這些患者都具備氣管插管術的適應癥。男22例,女8例,年齡均屬于16-71歲;另外30例作為對照組,這些患者不進行氣管插管術,其中包括昏迷患者1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例,毒品過量注射患者5例,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7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均屬于14-78歲,都具備氣管插管術的適應癥,兩組病例在病程、年齡以及病種等方面不同在統計學上無任何差異。
2.2 方法 使用經口插管方法。第一,讓患者處于仰臥姿勢,為了方便直視插管,使口、咽和氣管能夠處于一條直線上。第二,使用食指把上門齒抵住,使用拇指把患者的下唇推開,或者利用開口器;在口腔插入氧氣充入式喉鏡,把舌體往左側進行推移,使懸雍垂外露出來,然后把鏡片慢慢推進咽喉內部直到舌根。第三,使聲門外露出來[1]。第四,使用右手把導管插入至聲門附近,拔除管芯的同時插入氣管導管,氣囊充氣后放好牙墊,把喉鏡拔出來。第五,檢查導管是否在氣管內。最后進行固定。與此同時,還要借助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并進行心肺復蘇等一系列搶救措施。
3 結果
通過對比發現,使用氣管插管術的患者在院前急救應用中和沒有使用該項技術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明顯提高了(P<0.01)。
病例 患者女,50歲,2019年1月下旬早上起床后突發出現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伴口唇發紫,發病后病人很快出現了意識障礙,沒有明顯的惡心、嘔吐、四肢抽搐、腹瀉、尿頻以及腹痛等其他癥狀,沒有下肢水腫、心悸、尿急以及夜間盜汗等癥狀,患者患有高血壓,平時口服降壓藥治療,血壓控制情況不詳,其丈夫發現后立即向120呼救,在120電話指導下為其胸外心臟按壓。 急救醫生到達現場后立即準備進行氣管插管術,氣管插管之前一直用氣囊進行人工呼吸,患者既往沒有痢疾、傷寒以及肝炎等傳染病,沒有糖尿病、食物過敏癥狀。沒有吸煙史、飲酒史,通過對其進行全身檢查發現:沒有進行氣管插管術之前患者呈昏迷狀態,口唇青紫,呼吸極度微弱,頸動脈搏動明顯,脈搏有力,雙瞳孔縮小光感遲鈍,頸軟,氣管處于中間位置,胸廓沒有明顯畸形,未及明顯干濕性啰音,沒有三凹的癥狀。心臟瓣膜沒有出現雜音。腹軟,腸鳴音為每分鐘5次,脊柱沒有畸形的狀況,雙下肢沒有水腫,沒有發現明顯的病理反射征[2]。
院前診斷:呼吸衰竭、腦血管意外?
治療方案:急救醫生到其家后立即進行救治:對生命體征進行心電監護并進行高級護理,通知家屬簽字病危通知單;氣管插管成功后,把氣管導管連接呼吸機對患者進行通氣并做好氣道的護理,并進行吸痰處理;對其進行降壓、糾正酸中毒等對癥治療。
這名患者的病情十分嚴重,如果不立即進行救治,可能會很快出現死亡的狀況,使用氣管插管術以后,患者的缺氧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口唇顏色由青紫變紅潤,為對患者進行進一步搶救爭取了很大一部分時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保護了患者重要臟器,經過半個多月的搶救,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4 討論
氣管插管術分為兩種,分別為經鼻插管和經口插管。作為最為重要的搶救手段之一,在整個搶救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為進行院內搶救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在進行氣管插管術時,要求相關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熟練的操作水平,這是因為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較嚴重,稍微延遲可能就會錯過最佳搶救時機,類似慘痛的案例給予的教訓也很多。能否成功進行氣管插管術,以下幾個條件非常重要:相關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熟練的操作水平和自信心;在進行氣管插管術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遇到情緒不安的患者可以給予鎮靜、局部麻醉和肌肉松弛等;擺好患者的頭部,保證口腔和咽部能夠是一條直線;看準聲門再進行插管;在進行插管時,能夠保證充足的供氧,比如使用有氧供式喉鏡等;對患者進行插管后,對其進行雙肺呼吸音和胃泡沖擊音判斷插管是否在氣管內;使用正確的呼吸模式。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如果不及時進行插管,有可能會出現心臟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癥狀。此外,在一些急性中毒和昏迷的搶救中,也起到了明顯的療效[3]。
5 結語
通過開展氣管插管術,大大提高了病危患者進行院前急救的搶救成功率,直接增強了進行院后治療的療效,減少了死亡率。加強了相關醫護人員的自信心。因此,應該積極開展氣管插管術在院前急救中的廣泛應用,加大對相關醫護人員的培訓來提高插管速度和效率。
參考文獻
楊貞文,曾林先,文慧懿,等.極低位置(地平面)條件下經口明視氣管插管術的臨床應用[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9,24(1).
李緒陽.探討插管型喉罩通氣在院前急救中對通氣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5):148-149.
張亮,霍潔,郭偉,等.院前急救氣道管理技術應用現狀的調查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9,20(3):2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