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蔚霞
【摘 要】目的:就血清尿酸水平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展開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其血尿酸水平將其分為正常組(22例)與高水平組(38例),又將高水平組分為對照組(19例)與觀察組(19例),分別施以血糖常規控制治療和嘌醇降尿酸治療。結果:觀察組血肌酐等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P<0.05),但相較于對照組患者則明顯較低(P<0.05)。結論:高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和正常患者,存在更高的糖尿病腎病發病風險。
【關鍵詞】血清尿酸水平;糖尿病腎病;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從2008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組織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可知,我國20歲以上的人群糖尿病發病率已達到了9.7%,患病人數已有9240萬,高居全球榜首[1]。糖尿病的一項主要微血管并發癥就是糖尿病腎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發病率在20%左右,可直接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
相關研究發現,血尿酸水平升高和糖尿病腎病有密切關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對血尿酸和糖尿病腎病的關系進行探討,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男女比例為38:22;年齡52-80歲,平均年齡(67.2±5.2)歲;病程6個月-11年,平均病程(7.2±0.8)年。根據其血尿酸水平將其分為正常組(22例)與高水平組(38例),又將高水平組分為對照組(19例)與觀察組(19例),逐一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臨床對比。
1.2 方法
清晨取空腹血樣與靜止>6h的尿樣,分別對患者的各項水平進行檢測,包括血肌酚、血糖、糖化紅蛋白、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
1.2.1 對照組
針對對照組患者施以單純高血糖治療,見合理飲食與規律休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并嚴格按照醫囑對降血糖藥物予以服用。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嘌醇降尿酸治療,50mg/次,2次/d。治療時間為2周。叮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得再對其它保健藥物與治療藥物予以服用,防止讓治療效果受到影響。
1.3 觀察指標
分別對四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的檢測水平進行觀察,包括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配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選用SPSS17.0這一統計學軟件對所搜集的數據信息予以處理分析,統計結果采用()、%進行表示,檢驗時運用 ;如果所得數據P<0.05,這便證實了數據之間統計意義較大。
2 結果
2.1 高水平組和正常組患者檢測值比較
兩組患者各項檢測值比較,高水平組明顯比正常組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 據統計,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對人類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而隨著臨床不斷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進而愈加重視2型糖尿病的合并癥[2]。2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合并癥就是糖尿病腎病,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可對患者預后改善和臨床療效的提高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高水平組患者的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配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正常水平患者明顯要高(P<0.05),且經降糖聯合降尿酸治療后,高水平組患者的上述水平比單純降糖治療患者明顯要低(P<0.05)。近年來,臨床研究證明,糖尿病和糖尿病腎病的發展和高尿酸血癥的關系密切。而病理學研究也證實,尿酸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促進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胰島素抵抗,所以體內高尿酸水平會引發微血管病變,從而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讓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受到影響,借助降糖與降尿酸聯合治療能夠使患者血管內皮損傷與微血管病變得到緩解,讓其腎功能慢慢改善,對糖尿病患者腎臟損傷的進一步發展起到有效預防作用。
參考文獻
劉柳,苗志敏,程曉宇,等.高尿酸血癥與2型糖尿病[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33(2):126-127.
朱文玲,高尿酸血癥合并心血管疾病診治專家共識解讀[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0,15(6):4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