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飛 孔玲玲 石亭
【摘 要】目的:分析腫瘤內科護理常見的風險隱患,并且采取相應的防護對策。方法: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間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80例患者,前期采用常規護理方式的40例患者被設為對照組,后期實施改進以后,采用安全護理模式的40例患者被設為研究組,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腫瘤內科護理常見的風險隱患為化療藥物本身、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操作水平、患者的情緒狀態和治療依從性等。研究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00%(2/40),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2.50%(37/40),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腫瘤內科容易發生護理風險事件,而積極分析常見的風險隱患,采取針對性防護對策,可以有效減少護理風險事件,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腫瘤內科;護理;風險隱患;風險事件;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腫瘤疾病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對于治療和護理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護理人員具有更強的專業性[1]。腫瘤內科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兇險,預后較差,除了盡力實施化療、放療之外,還需積極防范各種風險事件,為患者提供安全、周到的護理服務。為此,我科引入風險防范思想,觀察其對護理結果的影響,現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我科收治的80例腫瘤患者,以放、化療為主,疾病類型為肺癌28例、肝癌15例、胃癌11例、乳腺癌12例、卵巢癌9例、其他5例。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前期實施常規護理的40例患者為對照組,后期實施安全護理的40例患者為研究組。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39~74歲,平均(59.64±5.42)歲。研究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0~75歲,平均(59.68±5.44)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呈均衡分布,并無顯著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做好日常查房、輸液護理,并且預防并發癥,提供飲食指導等。在此基礎上研究組梳理了近年來的病歷資料,發現容易出現各類護理風險事件,其原因與化療藥物、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操作水平、患者的情緒狀態和治療依從性等有關,為此采取了相應的防護對策:①加強風險管理:科室完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規范化療藥物使用方法,并且針對常見的安全隱患,制定護理風險預案。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培訓學習,講解常見藥物治療副作用,讓護理人員明白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操作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②提高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應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警戒心,增強無菌觀念,嚴格執行消毒。確保病房物品整潔有序,以防出現跌倒、墜床、摔傷等意外情況。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加強學習,掌握用藥知識,善于主動觀察,及時發現護理風險隱患,一旦發生意外事件,就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流程和措施。③規范輸液流程:在用藥前加強溝通交流,向患者告知藥物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心中有底,并能夠理解配合。慎重選擇血管和部位,保證藥物順利輸入,避免流入不暢的問題。在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若有異常立即處理[2]。④加強心理疏導:腫瘤患者容易產生悲觀、絕望心理,工作人員需要加強溝通交流,指出負性情緒反而會加重病情,鼓勵患者保持樂觀心態,并且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激發患者堅定治療的信心。還可鼓勵患者看書、散步、下棋、聽音樂等,以開闊心胸,轉移注意力。同時叮囑家屬關心和照顧患者,給予患者最大的鼓勵和支持,讓患者鼓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和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就服務態度、就醫環境、專業水平、溝通交流、健康教育等項目考察護理滿意度,根據總分設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級,護理滿意度等于非常滿意率+比較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3.0軟件檢驗兩組的數據,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4例、比較滿意16例、不滿意10例,護理滿意度為75.00%(30/40);研究組患者非常滿意19例、比較滿意18例、不滿意3例,護理滿意度為92.50%(37/40)。對比可知,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501,P=0.034)。
3 討論
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疾病,在被發現病癥的時候,大多已進入中晚期,患者體質較差,承受著疾病的折磨,對未來充滿絕望和恐慌,而且擔心高昂的治療費用,再加上放化療本身風險性大,使腫瘤內科護理面臨多方面風險[3]。常規護理偏重于疾病治療,對于風險隱患的防范不夠,因此容易發生各種意外事件。我科室梳理了常見的護理風險事件,深入分析其誘因,發現風險隱患存在于管理、護士、患者、化療藥物等方面,為此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定期組織培訓學習,進行針對性查漏補缺,以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規范輸液流程,提高護理質量,并且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加強思想疏導,引導患者正確面對疾病。
從護理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較低,護理滿意度更高,并且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提示安全護理可減少風險事件,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為腫瘤內科患者提供安全、貼心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劉芳.腫瘤內科護理風險事件的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17.
童嬋娟.腫瘤內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及處理策略[J].大家健康,2017,11(5):275-276.
宋桃俊.腫瘤內科護理風險事件的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J].飲食保健,2019,6(1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