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目的:探討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出生的60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給予早期微量喂養治療)與干預組(給予早期微量喂養+非營養性吸吮治療),各30例,比較二組的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時間及喂養不耐受癥狀緩解時間。結果: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吸吮性治療后,干預組的各項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的各項喂養不耐受癥狀緩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早產兒聯合采用早期微量喂養及非營養性吸吮治療,能夠有效緩解喂養不耐受癥狀,縮短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時間,促進早產兒發育,值得推廣。
【關鍵詞】早期微量喂養;非營養性吸吮;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早產兒主要是指胎齡<37周的新生兒,隨著醫學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早產兒出生后的存活率也不斷提高,但相較于足月兒來講,早產兒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吮吸能力較差,喂養不耐受的發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容易導致早產兒宮外發育遲緩,甚至誘發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嚴重威脅早產兒生命[1]。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早產兒喂養結局,緩解早產兒喂養不耐受問題成為新生兒科關注的重點。早期微量喂養及非營性吸吮均是目前臨床上用來解決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有效手段,均有利于促進早產兒胃腸功能發育,緩解胃腸不耐受情況[2]。
本次研究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出生的30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給予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出生的60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入選標準:出生胎齡<37周;出生日齡<1天;符合喂養不耐受的診斷標準;每日嘔吐次數≥3次;出生時Apgar評分≥7分;生命體征平穩;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家屬有傳染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多器官功能衰竭;重度窒息;住院時間≤7天;危重患兒。60例早產兒男36例,女24例;出生體重1500~2470g,平均(2045.65±170.59)g;出生時Apgar評分7~9分,平均(7.85±1.27)分。將60例早產兒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30例,二組的臨床資料較均衡,可對比。
1.2 方法
所有早產兒出生后均給予常規發育支持護理,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早期微量喂養,早出生后6~24h即開始喂養,對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兒給予母乳喂養或奶瓶喂養,對吸吮能力較差的早產兒給予鼻飼喂養,經口插入胃管,起始喂奶量可以從10~20ml/(kg.d)開始,隔2小時喂養1次,根據早產兒的喂養不耐受情況,緩慢增加喂奶量,直到足量喂養。干預組則在早期微量喂養基礎上又給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即在每次喂養前后讓早產兒吸吮橡皮奶頭,持續吸吮5~10min。
1.3 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二組早產兒的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情況,如恢復至出生體重時間、每日體質量增長情況、達足量喂養所需時間、胎糞排空時間。
(2)觀察比較二組早產兒的各項喂養不耐受癥狀緩解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軟件處理,生理指標恢復情況及喂養不耐受癥狀緩解時間通過 表示,并給予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二組早產兒的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情況比較
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吸吮性治療后,干預組的各項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2.2 二組早產兒的喂養不耐受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吸吮性治療后,干預組的各項喂養不耐受癥狀緩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早產兒喂養不耐受主要是由一種或多種因素聯合作用而產生的癥侯群,其發生機制較復雜,除了與早產兒出生時的胎齡、體重有關外,還與早產兒的喂養方式及喂養時間等密切相關[3]。有研究表明[2],早期微量喂養不但能夠滿足早產兒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同時還能夠促進早產兒胃排空,減輕喂養不耐受情況,而在早期微量喂養同時給予非營養性吸吮治療,則有利于促進早產兒胃腸道發育,提高喂養效果。這與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對干預組給予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吸吮性治療后,干預組的各項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的各項喂養不耐受癥狀緩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這主要因為非營養性吸吮是一種安撫性物理療法,喂養前后讓早產兒吸吮橡皮奶頭,能夠有效刺激早產兒的迷走神經,促進胃腸道激素分泌,進而縮短早產兒達足量喂養所需時間,提高早期微量喂養效果。
總的來說,對早產兒聯合采用早期微量喂養及非營養性吸吮治療,能夠有效緩解喂養不耐受癥狀,縮短各項生理指標恢復時間,促進早產兒發育,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楊秀霞.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營養性吸吮降低早產兒NEC的有效性[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9):1893-1895.、
鐘江優.早期微量喂養聯合非營養性吸吮降低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可行性[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7,906:498-500.
楊璐穎,阮曉宇,王靈芝.益生菌聯合早期微量喂養對早產兒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影響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9,31(06):694-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