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 要】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對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養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間于我院分娩的產婦12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成參照組(n=63例)及觀察組(n=63例),予以參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對觀察組行孕期健康教育。結果:觀察組對保健知識的掌握率為100.00%,高于參照組對保健知識的掌握率(87.30%),統計學差異存在意義(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95.24%、母乳喂養率為96.83%,與參照組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對比,統計學差異存在意義(P<0.05)。結論:通過實施孕期健康教育,能夠提升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
【關鍵詞】自然分娩;母乳喂養;孕期健康教育;分娩;產婦
【中圖分類號】R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人類得以延續的重要保障[1]。分娩的進行會對產婦的生理、心理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于分娩期間產婦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影響產程的順利進行,部分產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不能忍受疼痛,而選擇剖腹產。剖腹產手術雖然能夠促使分娩快速、順利的進行,但是剖腹產分娩能夠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對產后的恢復和母乳喂養的開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要對產婦實施合理的護理,提升自然分娩率[2]。本文主要研究孕期健康教育對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養率的影響,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間于我院分娩的產婦12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成參照組(n=63例)及觀察組(n=63例)。
參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29.62±2.78)歲;孕周為37-39周,平均孕周(38.05±3.66)周;初產婦42例、經產婦21例。觀察組:年齡23-38歲,平均(30.51±2.85)歲;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38.52±3.69)周;初產婦41例、經產婦22例。
2 組產婦資料對比,P>0.05,可作比較。
1.2 方法
予以參照組常規護理干預,方法為:對產婦各項體征、指標進行檢查,給予其合理的飲食指導。對觀察組行孕期健康教育,方法為:①孕早期健康教育:在對其進行首次產檢時,需要建立個人檔案,全面記錄各項產檢數據,囑咐其進行定期產檢;向孕婦講解孕期的各種表現、注意事項等知識,告知孕婦在出現妊娠反應后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囑咐孕婦在孕期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遠離輻射,避免接觸寵物。②孕中期健康教育:于孕中期,根據孕婦的產檢情況和孕期的狀態,對其制定合理的營養攝取計劃,并告知孕婦在孕期要保證飲食的合理以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孕婦開展模擬演練,使其對妊娠分娩有足夠的了解;囑咐孕婦在妊娠28周后要每日統計胎動的次數,若出現異常要及時的到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③孕晚期健康教育:于孕晚期護理人員要加強對其健康教育,使其能夠認知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幫助孕婦掌握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向孕婦講解陰道分娩、剖腹產的知識,引導其選擇合理的分娩措施。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產婦對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并進行對比。
1.4 數據處理
使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n(%)]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表示。P<0.05表示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保健知識的掌握情況 觀察組對保健知識的掌握率為100.00%,高于參照組對保健知識的掌握率(87.30%),統計學差異存在意義(P<0.05)。
2.2 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95.24%、母乳喂養率為96.83%,與參照組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對比,統計學差異存在意義(P<0.05)。
3 討論
分娩是女性的重要生理體驗,于現在的醫學中分娩方式主要為自然分娩和剖腹產分娩,其中剖腹產分娩具有較大的創傷性,對產婦的產后恢復、母乳喂養有較大的負面影響[3];自然分娩是指通過陰道進行分娩的方式,這是最佳的分娩方式,通過自然分娩能夠減少對產婦的損傷,促進產后恢復,且有利于產后的母乳喂養[4]。為了提升產后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需要對其實施合理的健康教育。本次研究對產婦實施孕早期健康教育、孕中期健康教育和孕晚期健康教育,能夠使產婦在妊娠期保持合理的生活習慣,提升其對妊娠、分娩、母乳喂養等知識的認知度,進而利于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的提高[5]。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對保健知識的掌握率為100.00%,高于參照組對保健知識的掌握率(87.30%),統計學差異存在意義(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95.24%、母乳喂養率為96.83%,與參照組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對比,統計學差異存在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孕期健康教育,能夠提升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
參考文獻
張鑫,張麗華.KAP理論指導下的個性化健康教育干預對高齡初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母乳喂養依從率的影響[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9,42(1):71-72.
許冰,賀平.婦幼健康教育對提高母乳喂養率的效果觀察及分析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36):142,145.
趙寶玉.階段性健康教育對初產婦的負性情緒、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5):886-888.
李鴻潔,趙華,韓潔冰等.孕期全程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0):1432-1433.
徐軍,林文華.探索微信平臺健康教育模式對孕產婦圍生期的作用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