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蘭 趙越 朱媛
【摘 要】目的:研討焦慮癥伴失眠患者接受音樂治療對失眠癥狀的改善作用。方法:選擇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醫院治療的64例焦慮癥伴失眠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并隨機歸為2組,A組(n=32)給予常規基礎治療,B組(n=32)在A組條件下接受音樂治療,比較A、B組的情緒狀況、失眠癥狀改善情況。結果:治療前,兩組的HAMA量表評估結果、睡眠潛伏期以及覺醒次數等指標比較基本相當,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B組的HAMA量表評估結果明顯低于A組,睡眠潛伏期、覺醒次數等失眠癥狀相關指標明顯優于A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焦慮癥伴失眠患者實施音樂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減輕其焦慮情緒,值得推薦。
【關鍵詞】焦慮癥;失眠;音樂治療;失眠癥狀
【中圖分類號】R74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2
焦慮癥(Anxiety disorder)是一種較常見且多發的神經癥,患者在臨床上常有持續反復發作的焦慮、緊張等情緒問題,伴發癥狀主要為植物神經功能障礙以及運動性不安等,并且有超過1/3的患者可能由于上述焦慮癥狀而引發失眠,使其生活質量進一步下降[1]。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療法對失眠癥狀的改善效果已得到大量研究佐證,但關于音樂療法目前仍無過多的報道。本文嘗試對部分焦慮癥伴失眠患者實施音樂治療,以明確該療法在焦慮癥伴失眠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具體示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此次所選64例焦慮癥伴失眠患者資料均完整,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醫院接受治療,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的相關診斷依據[1]。按照隨機數表法歸為2組,各32例,A組男/女17/15例,年齡段24~68歲,平均(34.5±5.3)歲;B組男/女18/14例,年齡段23~68歲,平均(35.2±4.9)歲。將A、B組的基線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P>0.05,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 A組接受常規基礎治療,包括給予患者服用文拉法辛緩釋片、安定等藥物,適當給予情緒疏導等。B組在上述條件下接受音樂治療,主要內容有:①準備階段:由醫護人員成立專職音樂治療小組,組內安排人員對患者的情緒狀況、睡眠質量等進行調查與分析,并制定貼合個體需要的音樂治療方案。②集體音樂治療:每日晨起9時,由音樂治療師在音樂治療室為患者進行30~60min的集體治療,主要講授與音樂治療相關的知識,包括開展原因、主要作用及注意事項等,并與患者分享音樂治療中的一些經驗,預留一定時間供醫護患彼此交流;每日午后3時、晚間8時于音樂治療室內播放《藍色多瑙河》、《二泉映月》等抒情的樂曲。③個體音樂治療:為每名患者準備一臺MP3機,將事先與患者共同挑選的適宜音樂曲目存儲于MP3中,供患者隨時聆聽。④多形式治療:每周舉辦1~2次文娛活動,如歌唱比賽、即興演奏以及舞蹈等,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
1.3 評估項目 參照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2],評估兩組不同治療階段的焦慮情緒狀況,采用5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嚴重。并通過多導睡眠監測患者不同治療時間的睡眠潛伏期、覺醒次數、覺醒時間。
1.4 數據分析方法 將此次研究的計數、計量數據輸入SPSS20.0軟件程序中處理,具體通過卡方與t完成檢驗,卡方檢驗結果輸出顯示為率(%),t檢驗結果以()方式顯示,P<0.05,說明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的HAMA量表評估結果、睡眠潛伏期以及覺醒次數等指標比較基本相當,P>0.05,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B組的HAMA量表評估結果明顯低于A組,睡眠潛伏期、覺醒次數等失眠癥狀相關指標明顯優于A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音樂治療是一門涵蓋心理學、音樂學以及醫學的交叉學科,其基礎是心理治療,能夠通過音律與節拍特有的生理及心理效應,刺激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并最終起到消除心理障礙、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等多種作用[3]。
焦慮癥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心悸、坐立不安等心理,該類負面情緒持續存在、反復發作,往往會加重患者的精神與心理負擔,使其睡眠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而通過在焦慮癥伴失眠患者中開展音樂療法,則能夠刺激人體內乙酰膽堿等物質的釋放,讓人體的細胞與音樂旋律產生共振,進而發揮調節大腦、心臟及肌肉等臟器組織,改善患者情緒與睡眠狀況的作用。此次研究中,我院將音樂治療理念引入焦慮癥伴失眠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通過成立專職音樂治療小組、集體音樂治療、個體音樂治療以及多形式治療等一系列措施干預后,我們發現患者的HAMA量表評測結果、失眠癥狀相關指標記錄結果均獲得明顯的改善;音樂治療上述作用機制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焦慮情緒減輕,能夠減少患者夜間覺醒的次數及時間,縮短睡眠潛伏期;而睡眠質量的改善,又可調節機體各大系統功能,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促進患者焦慮癥狀的解除,形成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對焦慮癥伴失眠患者實施音樂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減輕其焦慮情緒,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張先庚,梁小利,韓國靜,等.失眠伴焦慮老年患者中西醫結合心理護理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7,24(8):55-57.
付文娟,崔麗霞,張麗芳.音樂治療對失眠癥患者睡眠狀況及多導睡眠圖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3):14-16.
張紅軍,王晨.音樂輔助治療對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生活質量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