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守慧 鄭殿軾
【摘 要】目的:了解大同市不同衛生信譽等級的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實狀況,為日常衛生監督工作提供依據。方法:按照大同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2018年1月制定的《大同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設計調查表,對住宿場所的第一責任人制度、證照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及個人衛生制度等十二項衛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實情況進行現場調查并統計分析。結果:不同衛生信譽等級的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合格率差異有顯著性(χ2=88.11,P<0.01),其中A級場所的合格率最高,C級場所合格率最低。十二項衛生管理制度中,合格率最高的是第一責任人制度,合格率最低的是公共用品用具購買、驗收、儲存及清洗消毒保潔制度。結論:應重點加強對C級場所的監督執法力度,真正將第一責任人制度落到實處,保證各項衛生管理制度貫徹實施。
【關鍵詞】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R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改革開放三十年,人們的生產生活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住宿場所作為人們休息的場所,其需求量與日俱增,因此住宿場所的衛生安全問題已成為新聞媒體、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1],而住宿場所衛生安全的保障關鍵在于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本文旨在通過了解大同市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實狀況,找到日常衛生監督工作的重點。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8年1月~7月調查大同市范圍內正在營業的住宿場所(賓館、旅店、招待所)共275戶,其中衛生信譽等級A級20戶,B級45戶,C級210戶。
1.2 方法 依據《大同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2018年1月制定)的要求,設計《大同市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調查表》,采取現場詢問、查閱衛生管理檔案、實地監督檢查方式,對住宿場所的第一責任人制度、證照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及個人衛生制度等十二項衛生制度的制定及落實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評價。
1.3 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總體情況 2018年1月~7月共調查住宿場所275戶,衛生管理制度制定及落實合格的173戶,合格率為62.9%,按照《住宿業衛生監督量化分級評分表》所得評分級別,三個級別的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的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8.11,P<0.01)。
2.2 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 所調查的275戶住宿場所十二項衛生管理制度中,第一責任人制定合格率最高,均達到100%,A級場所的所有衛生管理制度合格率均達到了90%以上,B級場所合格率最低的制度為公共用品用具購買、驗收、儲存及清洗消毒保潔制度,C級場所的合格率最低的為衛生檔案管理制度和公共用品用具購買、驗收、儲存及清洗消毒保潔制度,B級場所配備洗衣房和集中空調設施的戶數較少,樣本數量少,所調查的C級場所均未配備洗衣房和集中空調設施。見表2。
3 討論
住宿場所作為休息場所,為人們旅游度假、商務活動、探親訪友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住宿場所作為公共場所,人群密集,流動性大,易混雜各種污染源,設備及公共用品用具重復使用,易造成污染,健康與非健康個體混雜,易造成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傳播[2]。如何才能提高住宿場所衛生安全水平,
保障住宿場所衛生安全,關鍵在于衛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實。
本次調查發現,大同市住宿場所的衛生管理制度總體合格率較低(62.9%),與枝江市相似[3],雖然A級場所的合格率達到90%,但B級場所為73.3%,C級場所只有58.1%,三個級別的住宿場所的合格率存在差異(χ2=88.11,P<0.01)。具體分析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合格率最高的為第一責任人制度,三個級別的場所均達到100%,均明確住宿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其經營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其次為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衛生知識培訓及個人衛生制度,預防控制傳染病傳播應急預案與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三個級別的場所均達到80%以上。以上三項制度制定落實較好,原因是這幾項制度制定落實起來比較容易,只要經營場所負責人稍重視一下就可以落實,另一方面,從業人員如未進行健康體檢,衛生監督部門可以直接對其進行處罰,而且還有可能危害到經營單位所有人員的健康。合格率最低的制度為公共用品用具購買、驗收、儲存及清洗消毒保潔制度,具體表現在公共用品用具采購、驗收、出入庫、儲存記錄不完善,消毒劑未按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和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衛生許可批件,消毒間標志不明顯,存放雜物,公共用品用具未能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清潔工具混用混放,清洗消毒后的用品用具未按規定保潔存放。C級場所的衛生檔案管理制度合格率亦最低(58.1%),具體表現為未建立衛生管理檔案或雖建立但資料不完善,未有專人管理。B、C級場所的公共場所自身衛生檢查與檢測制度、公示制度合格率亦較低,表現為未進行定期自身衛生檢查與檢測或未作記錄,衛生許可證未懸掛醒目處,衛生信譽等級未公示,從業人員健康證件及公共用品用具檢測結果未公示。
不同衛生信譽等級住宿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合格率存在差異的原因,一方面可能與住宿業自身衛生管理水平有關,A級場所多為大型星級賓館飯店,由于自身經營的需要,通過優質的服務和良好衛生條件環境吸引顧客,自律意識高,且從業人員素質高,重視衛生管理;B、C級場所多為普通旅店、招待所,雖然均建立第一責任人制度,但他們并未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衛生管理職責;另一方面經濟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A級場所經濟條件好,衛生基礎設施完善,在衛生管理工作中可以投入更多的財力和人力,而B、C級場所則受經濟因素的制約較大[4],因此,應重點加強對C級場所的監督執法力度,督促其真正將第一責任人制度落到實處,保證各項衛生管理制度貫徹實施。
參考文獻
余蕊,閆東玲等.天津市津南區住宿業衛生監督現狀與管理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6
王怡,凌志毅,姜穎慧.上海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現狀及監管方式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32)..169+171.
蔣艷紅,周承貴等.枝江市2014年住宿場所衛生管理現狀調查[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6,22(2):61-63.
楊洋,郭新彪等.住宿業衛生條件與社會經濟因素相關性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1,18(6):55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