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磊
【摘 要】目的:分析藥劑科在抗菌藥用藥管理及促進臨床用藥合理性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某院住院患者94例,平均分為兩組,每組47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藥物治療期間由藥劑科參與臨床用藥管理。比較2組用藥合理性、聯合藥物使用情況、不合理用藥情況、抗菌藥物費用及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抗菌藥物用藥合理率、一聯用藥占比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三聯用藥占比及各種類型用藥不合理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抗菌藥物費用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藥劑科在臨床應用抗菌藥物治療中進行抗菌藥用藥管理可有效促進用藥合理性的提高,有助于減少患者的抗菌藥物費用,促使藥效充分發揮,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藥劑科;抗菌藥;用藥管理;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引言
抗菌藥物為殺滅細菌、抑制細菌的藥物,對于發生細菌感染的患者,使用該藥物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的抑制細菌的繁衍,還可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但是近些年來臨床上抗菌藥物濫用的現象較為普遍,會增加發生藥物耐藥性的風險,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也會產生影響,導致患者出現多重耐藥。藥劑科是管理醫院藥物的科室,其日常工作就是對藥物應用進行研究,對藥物的應用市場進行調查,統計全院抗菌藥物的使用狀況,并對其使用合理性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于某院隨機選取94例住院治療且接受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參與研究,隨機將兩組患者均分為兩組,每組47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18例、女29例,年齡18~74歲,平均(45.18±3.19)歲;觀察組患者,男22例、女25例,年齡18~75歲,平均(45.73±3.52)歲;研究中的一般資料進行處理后,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結合患者的具體狀況由醫師根據經驗開具抗菌藥物處方。觀察組在常規藥物治療期間,由藥劑科進行藥事管理,具體內容包括:(1)抗菌藥物的規范使用:醫院加強對醫務人員和藥劑科人員關于抗菌藥物相關方面的知識培訓,當發現處方中存在一類抗菌藥物使用量過大的情況時,通過計算機程序對所有科室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同時予以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2)實驗室檢查:加強與檢驗科和感染科的合作,在患者用藥前安排其接受細菌培養試驗、藥物敏感試驗等相關檢查,根據相關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3)用藥追蹤:藥劑科應調查患者的用藥情況,如了解患者的藥物使用部位、用藥方式、用藥吸收等情況,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是否符合預期進行判定,分析藥物濃度過低或過高對臨床治療效果造成的影響,積極預防細菌耐藥性的增加。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2組用藥合理性、聯合藥物使用情況、不合理用藥情況、抗菌藥物費用、住院時間。從用藥途徑、用藥劑量、用藥時間、聯合用藥情況及藥物敏感性等方面判定2組患者的用藥合理性。合理:用藥時間為術前2h及術后3d之內,用藥方式及劑量合理,聯合用藥無不良反應出現,藥物敏感性較高;基本合理:抗菌藥物使用方案基本正確,在聯合用藥時出現輕微不良反應,藥物敏感度不高;不合理:未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正確用藥,藥物敏感性低且有不良反應存在。用藥合理率=(合理+基本合理)/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c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用藥合理性 觀察組抗菌藥物用藥合理率為93.62%高于對照組的74.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25,P<0.05)。
2.2 聯合藥物使用情況 觀察組一聯用藥占比高于對照組,二聯用藥及三聯用藥占比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合理用藥情況 觀察組各種類型用藥不合理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抗菌藥物費用、住院時間 觀察組抗菌藥物費用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當今醫學界,抗菌藥物的濫用是一項重大的醫學問題。抗菌藥物是臨床上使用廣泛的一類藥物,現如今臨床上抗菌藥物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現象,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會影響患者預后效果,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為了改善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現象,讓藥劑科參與至藥物管理中,在醫生開具處方后,藥劑科對處方進行審核,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時反饋到臨床醫生處,協助醫生優化抗菌藥物治療方案,為患者選擇最為適宜的抗菌藥物,對于患者的后續用藥狀況,需要進行跟蹤,觀察患者的藥物吸收、血藥濃度以及藥物預期,分析對比藥物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住院患者的用藥合理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藥劑科加強用藥管理可發現處方中不合理用藥情況,并能夠及時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改進和優化治療方案,因此可減少抗菌藥物使用時機不合理、給藥方法不合理、劑量不合理、用藥種類不合理、聯合用藥不合理等情況的發生,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藥劑科在抗菌藥用藥管理中,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充分發揮藥效,且安全可靠,提高藥物的有效利用率,及促進臨床用藥合理性。
參考文獻
程鳳娟.藥劑科參與抗菌藥用藥管理促進臨床用藥合理性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6(10)
楊玉蓮.藥劑科參與抗菌藥物用藥管理對患者臨床合理用藥的影響[J].甘肅科技,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