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秀
【摘 要】目的:觀察護理管理用于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18.1~2019.2期間前來我院口腔門診治療的108例患者,遵照隨機原則分為空白組、試驗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護理管理措施,對比兩組護理情況。結果:試驗組醫院感染率為1.9%,低于空白組的16.7%(P<0.05);在空氣、醫療器械及醫護人員雙手平均菌落時比較上,試驗組更少于空白組,差異較顯著(P<0.05)。結論:在口腔門診中積極推行護理管理措施,能減少醫院感染的風險,提升消毒質量,具有較高可行性。
【關鍵詞】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護理管理;感染防控;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2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口腔疾病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盡管不會明顯降低群體健康水平,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最近幾年中,口腔醫療技術持續發展進步,其在治療口腔疾病方面已得到社會群體的廣泛認可。而口腔科診療時主要依靠醫生手部及各類醫療器械在患者的口腔內操作,此時醫生易接觸到患者的分泌物,增加感染發生的風險[1]。口腔科感染預防是當下醫院感染預防的主要內容之一,對口腔科門診實施規范化的護理管理措施,有益于控制并降低醫院感染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08例患者均于2018.1~2019.2前來我院口腔科門診接受治療。(1)納入標準:①年齡18~65歲;②神志清楚;③知曉本次研究并自愿參與;(2)排除標準:①心、腦、腎等臟器發生器質性改變;②合并嚴重精神類疾病;③拒絕配合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隨機分為兩組,空白組(n=54)中男21例,女33例;年齡19~63歲,均值(39.7±2.3)歲;試驗組(n=54)中男23例,女31例;年齡18~65歲,均值(40.7±3.5)歲。兩組患者以上基本資料經對比分析,數據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空白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包括診室消毒、術前漱口等。試驗組實施護理管理措施,具體如下:
1.2.1 構建小組:
科室護士長任命為組長,定期組織本組護士培訓口腔科門診護理知識與技能,不定期考核,結合護士考核結果為其配置相應的護理工作。每天將2名護士派遣至口腔科門診,1名護士主要負責門診意識無菌治療期間的各項護理操作,并完成每次治療師的清潔、消毒、殺菌等準備工作,針對每天耗材及器械使用相關信息做到詳實記錄。另1名護士需針對患者病況,在口腔治療后定期遵醫囑進行無菌性換藥、清創等護理操作,記錄病患就診時病情,并定期予以回訪。
1.2.2 擬定嚴格的護理管理規范制度:
口腔科門診需嚴格依照衛計委有關規定、立足于本院實況,擬定周密化的規章制度,并制定相關的隔離消毒、清潔制度等,嚴格執行,定期檢查制度制度實施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每季度均要培養空氣、監測醫療器械表面及醫護人員手部的細菌數目,以保證問題發現及處理的時效性。
1.2.3 全面貫徹落實消毒滅菌工作:
消毒滅菌是護理管理中的重要內容,需嚴格依照相關規范去執行,以保證該項工作的合理性與有效性。針對所使用的醫療器械結合其類別的不同作出分類處理,實施相應的消毒辦法。針對能耐高溫的器械,建議采用高溫蒸氣滅菌法;而針對不耐受高溫的醫療器械,可采用浸泡滅菌方法,通常浸泡時間>10h。操作臺表層、地面及室內物體表面每日均要消毒,使用后的口腔器械應及時去污,繼而集中運送至供應室用多酶清洗劑浸泡,繼而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漂洗,最后烘干、封裝,高壓蒸氣滅菌消毒。
1.3 觀察指標
(1)別記錄兩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
(2)針對消毒效果的評估,采用《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367-2012)[2]對空氣、醫療器械及醫護人員手部消毒情況進行檢測與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2.0軟件包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用 與 檢驗。當P<0.05時,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院感染情況
空白組有9例發生醫院感染,感染率為16.7%(7/54),試驗組有1例發生醫院感染,占1.9%(1/54)。試驗組醫院感染率更低于空白組(P<0.05)。
2.2 消毒效果的比較
試驗組空氣、醫療器械及醫護人員雙手平均菌落數均少于空白組,差異皆較為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口腔科門診護理治療經常涉及到一些小型手術及口腔、牙周清創等無菌操作,若不能實施規范化的護理管理措施,很可能導致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醫院感染,怎樣控制并降低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率,是科室運行期間始終要執行的重要任務之一。護理管理不單純是對患者在門診治療全過程實施的管理辦法,也涵蓋了對護士及在門診治療期間各項護理操作的管理,只有把各個步驟操作治療做到嚴格無菌性,才能更好的減少患者在門診治療期間醫院感染發生的風險。故而,在口腔科門診運行過程中,積極實施護理管理辦法,加強對護士專業化護理知識與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其職業素養;制定規范、嚴格的管理制度,認真執行并定期考核,保證護理管理工作質量處于持續完善的狀態中。口腔科使用的醫療器械類型眾多,雖然有一次性器械可供使用,但現階段依然以循環使用的器械為主,不同器械的消毒滅菌要求存在差異性,使用后一定要嚴格執行相應的消毒滅菌,方可以用于下一名患者,從根本上保證口腔疾病診療的安全性[3]。
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醫院感染率低于空白組、消毒效果優于空白組,差異均較為顯著。由此可見,在口腔門診中積極推行護理管理措施,能減少醫院感染的風險,提升消毒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曹廣菊.外科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討[J].名醫,2019,14(08):287-288.
韓萍.探討醫院血透感染風險因素分析與護理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1):9-10.
劉瑞玲.護理管理模式干預對口腔種植患者醫院感染情況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9,32(13):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