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立欽
(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 貴州 凱里 556000)
不同治療方式的選擇是根據患者毒物的性質以及臨床表現和病情發展程度。選擇我院90例急性藥物及毒物重度中毒患者,觀察使用血液凈化治療時的最佳時機和方法。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90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藥物毒物重度中毒患者。所有患者急性中毒癥狀判斷標準均符合醫學診斷,使用藥物或毒物的劑量可導致患者致死,藥物毒物中毒不明,肝腎臟功能出現障礙以至于患者體內藥物無法正常排泄,中毒后導致患者體內重要臟器受到傷害且功能不全。所有患者中不包含經歷大手術治療后的3d內出現大量出血的患者,不存在持續休克的患者。血小板≦70×109/L或者嚴重貧血Hb≤60g/L。
1.2 研究方法
在建立靜脈置管血管通路中,采用的技術為Sledinger;選擇血液灌流治療中,灌流器的選擇使用珠海健帆生物有限公司HA23或HA330型;手術之前需指定個體化抗凝方案[1],且根據患者的凝血功能進行;若患者出現出血現象,則適當減少對肝素的采用,另外可采用低分子量肝素;在患者的治療結束之后,中和劑采用魚精蛋白;血液灌流中保持150~200ml/min的流血量,灌流時間則需要控制在120~150min/次[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臨床癥狀、生命體征、住院天數、血液凈化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治愈率和死亡率。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從服藥之后到首診的平均時間為(3.5±2.3)h,進行血液凈化治療的時間在首診后的(2.2±0.9)h。急性中毒藥物毒物的種類見表。

表 急性中毒毒物種類及構成
首診中對患者評估GLasgow評分,平均為(5.3±2.3)分,并發臟器功能損害:意識障礙或癲癇發作、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高血糖、心功能不全、黃疸和肝功能損害、休克、膿毒血癥、分別為13例、9例、21例、11例、13例、13例、10例。
2.2 治療效果
患者開始使用血液靜化治療的時間在首診后的(2.3±0.8)h,血液靜化治療的平均次數是(2.6±0.6)次。
治療后患者痊愈出院的有69例(76.7%),自動出院的患者有18例(20.0%),死亡患者有3例(3.3%)。死亡原因和例數分別為:2例多臟器功能衰竭、1例循環休克。統計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為(5.7±2.1)d。
2.3 不良反應
低血壓或血液循環負荷加重2例(2.2%),出血加重5例(5.5%)。另外,未出現過敏癥狀、未出現血栓、感染和血管損傷。
①應用時機:對于血液灌流的應用設計醫學和臨床上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很多醫院無法檢測毒物的血藥濃度、半衰期以及達峰時間,因此,進行血液凈化的時間也缺少客觀的判斷依據。在傳統血液灌流中的使用是嚴重中毒患者,在經過積極搶救之后仍然無效;嚴重中毒造成患者呼吸衰竭、體溫和血壓低、昏迷、低血氧、心力衰竭等[3];在此,提出使用時機:首先在進行使用常規手段將毒物清除時,應先將深靜脈置管建立好,建立好后使用血液凈化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常規治療是與血液凈化治療同時進行并使用;血液凈化治療使用在并發癥出現之前;使用在血藥濃度達峰之前。血液凈化治療的同時將內科治療進行強化,若患者服用的毒物劑量過大,則會在組織中反復釋放入血,在首診后的2h內采用血液凈化治療。②選擇治療方式:早期的治療基礎是血液灌流,對于中毒患者使用序貫性腎臟替代治療;若患者出現并發心力衰竭情況,則使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這種治療方式的優點是可調整機體內部酸堿度,高效率清除溶質和炎性介質,同時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和非常小;單獨使用血液灌流無法將患者體內多余的水分清除,也無法保證酸堿的穩定,因此,可選擇使用血液凈化治療。
綜上所述,結合本結果可知,在急性藥物及毒物重度中毒治療中,可充分利用急診科的全天候工作,將患者的治療時間合理安排,利用血液凈化治療方式聯合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程度選擇治療時機和方式,使急性中毒獲得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