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娟
(廣元市蒼溪縣中醫醫院檢驗科 四川 廣元 628400)
糖尿病作為胰島腺分泌不足、胰島素作用低下所致的代謝性疾病,疾病本身不會造成明顯危害,但長期高血糖、血管受損、重要臟器損傷等并發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1]。2型糖尿病的診斷都依賴于1999年WHO診斷標準,但隨著早期輕度血糖升高人群改變飲食后結果的變化,其漏診率相對較高[2];應激狀態下,非糖尿病患者也可呈現高血糖水平,這就增加了鑒別診斷的難度[3],而兩者的聯合檢測可更好地鑒別高血糖的原因。本文探討糖化血紅蛋白聯合空腹血糖在糖尿病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及意義,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我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80例對照組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30~64歲,平均(45.7±6.2)歲;80例觀察組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齡30~63歲,平均(45.3±5.9)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儀器及檢測方法
抽取靜脈血約2ml,EDTA抗凝處理后,應用美國伯樂公司糖化血紅蛋白測試儀,廣州科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糖化血紅蛋白測定試劑盒及相關配套試劑,采用基于離子交換的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空腹抽取靜脈血約2ml,分離血清(3500r/m,離心5min),利用貝克曼AU680生化分析儀及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血糖測定試劑盒,采用己糖激酶法,檢測空腹血糖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組別例數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觀察組809.6±2.78.8±0.4對照組805.2±0.85.7±0.3 t 6.245.31 P<0.05<0.05
2.2 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的陽性率比較
空腹血糖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診斷糖尿病的陽性率高于單一檢測(96.25%vs86.25%,χ2=5.01,P<0.05;96.25%vs81.25%,χ2=9.01,P<0.05),見表2。

表2 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的陽性率比較
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代謝性疾病,目前成為危及全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本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對較高,在2型糖尿病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篩查及早期診治。
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葡萄糖進行非酶促蛋白糖化反應,形成不可逆產物-糖化血紅蛋白,當血糖水平升高時,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也相應增高[4]。正常情況下,糖化血紅蛋白的生成與反應物濃度成正比[5]。有報道稱[6],人體紅細胞壽命約120天,紅細胞死亡前血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對穩定,所以,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能較好地反映檢測前120天的血糖水平。
早期輕度血糖升高人群,通過改變飲食,其血糖水平可轉為正常;外傷、感染等應急事件發生時,非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出現高血糖,這容易造成糖尿病的誤診。本研究發現,空腹血糖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診斷糖尿病的陽性率高于單一檢測,結果表明空腹血糖聯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能夠明顯提高2型糖尿病的陽性檢出率,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篩查及早期診斷,值得臨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