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謝永瓊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檢驗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尿常規是在臨床上不可缺少的一項初步檢查工作之一,有許多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在早期就會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存在有形成分的現象,當發生腎臟或者尿路疾病時第一個臨床指征就是尿異常,尿常規的檢驗結果可以有助于醫生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1]。為了了解孕婦在懷孕期間的尿常規檢驗結果的變化,我院對100例孕婦進行相關尿常規的臨床指標,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進行尿常規檢測的孕婦100例,其中孕婦年齡19~43歲,平均年齡為(31.4±2.5)歲,懷孕周期5~38周,平均懷孕周期為(27.3±3.1)周,觀察孕婦尿常規檢測結果。本次獲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同意以及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認可,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收集孕婦的新鮮尿液4mL,尿液最好為晨尿的中段尿,收集的方法可以先排出前段的尿液,然后收集中段尿進行檢驗[2]。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尿液中留在尿道口的細菌等排除,減少尿常規檢驗的誤差,收集尿液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夠將孕婦的非尿因素誤入到需要檢測的尿液中。收集完待測的尿液以后用尿液分析儀進行檢驗。
觀察孕婦尿常規檢測結果,比如說孕婦的尿糖、尿蛋白、白細胞酯酶、隱血、酮體等各項指標。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00 例孕婦尿常規檢驗結果見表1。

表1 100例孕婦尿常規檢驗結果
尿沉渣隱血、白細胞陽性定量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隱血、白細胞陽性定量檢測的結果(%)
尿常規檢驗作為醫院中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檢驗者的健康狀況,孕婦的尿常規檢驗的持續時間一般比較長,需要在孕婦確定懷孕以后就一直進行尿常規檢驗,同時孕婦的尿常規檢驗要一直持續到分娩時,此過程中約要進行10~14次尿常規檢驗[3-5]。在孕婦懷孕前沒有糖尿病但是在懷孕以后才第一次發現血糖出現異常的數值或者在懷孕以后出現糖尿病的癥狀叫做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期的糖尿病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在妊娠前已經確診為糖尿病,這種糖尿病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6]。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為妊娠期糖尿病而不是糖尿病合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乏力。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癥狀除了“三多一少”之外還有羊水過多、胎兒巨大、外陰瘙癢、反復假絲酵母菌感染等癥狀。但是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癥狀和妊娠反應類似,在早期很難被發現出來,因此更需要及時進行尿常規檢驗,從尿常規檢驗中尿糖水平就可以初步看出來。如果不及時進行尿常規檢驗,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沒有得到及時醫治,任由其病情擴展就會導致羊水過多或者胎兒過大,并且嚴重影響著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經過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患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1%~5%,近年更有逐漸增長的趨勢。除此之外還可能有尿路感染的情況發生,尿路感染是指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并且繁殖,進而入侵泌尿道黏膜造成的發炎狀況,屬于泌尿系統的常見感染,妊娠期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高達10%。如果尿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增多、膿尿,并且尿沉渣的涂片染色就可以找到細菌[7]。妊娠懷孕時,子宮會逐漸增大,就會壓進膀胱和輸尿管,內分泌變化也會減慢輸尿管的舒張作用,尿液流動的緩慢就會形成一定程度的積液,最終就會引起細菌入侵導致疾病的發生。以前有試圖用藥物消炎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種方法并不可取,隨意亂用抗菌藥物可能會對孕婦以及胎兒造成消極影響,因此比較安全的方法還是定期進行尿常規檢驗,發現尿常規檢驗的指標不正常以后及時治療。
綜上所述,孕婦定期進行尿常規檢驗是一種比較安全有效的方法,對于孕婦和胎兒在妊娠期間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孕婦應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