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設 王文耕 莫文慶
(連州市人民醫院 廣東 清遠 513400)
胸痛患者經過冠脈造影后顯示冠脈無明顯病變或輕度病變,而平板運動試驗或動態心電圖陽性,這類胸痛患者稱“微血管性心絞痛(MVA)”[1]。MVA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且尚未有確切療效的藥物。我們嘗試使用丁苯酞治療這類病人,評價藥物療效及安全性。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門診及住院MVA的患者,所選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n=25)為尼可地爾加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治療組(n=27)為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丁苯酞軟膠囊。治療組中:男15例(55.55%),女12例(44.45%),年齡52~72歲,平均年齡(60.12±10.27)歲;其中有12例高血壓、6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癥、13例吸煙,3例PCI術后。對照組中:男13例(45.45%),女12例(54.55%),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3.51±9.68)歲;其中有10例高血壓、3例糖尿?。?5.91%)。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輸入SPSS20.0 軟件中,P>0.05。納入標準:(1)有胸痛癥狀;(2)冠脈造影正?;蚪咏#ü芮徊灰幊袒蚬跔顒用}<20%);(3)動態心電圖陽性或運動平板試驗陽性;(4)排除特殊心臟?。ㄐ呐K瓣膜病、心肌病、變異型心絞痛)。
對照組尼可地爾(天方藥業有限公司)加常規治療如抗血小板凝聚、調脂、血管擴張劑、B-受體阻滯劑,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每次0.2g一日三次,持續1周。觀察患者癥狀,復查動態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
顯效:胸痛緩解,動態心電圖及運動平板試驗陰性;有效:胸痛明顯減輕或者發作次數減少(大于50%)或動態心電圖提示ST壓低改變次數減少(大于50%),或運動平板試驗活動耐量時間延長;無效:胸痛、動態心電圖及運動平板試驗均均未見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胸痛緩解率、平板試驗陽性率采用n(百分比)進行表示,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對照組總有效率52.00%,治療組總有效率74.0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胸痛緩解率比較(例)
治療組患者治療后的心電圖改善率77.7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48.0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電圖改善率比較 (例)
MVA是指非冠脈阻塞所致心肌缺血性心絞痛,其發病機制尚未十分清楚,既往認為MVA是預后良好,但隨著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MVA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死亡等不良預后相關[2],越來引起人們的重視。近來研究認為MVA的發病機制與冠狀動脈微循環功能不全(MCD)、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雌激素水平不足、冠狀動脈慢血流、血管痙攣有關,目前認為MCD是主要的發病機制[3],MCD的病因尚不明確,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吸煙等)均可導致MCD[4]。但也有研究發現這些危險因素對MCD無明顯預測作用[5]。
尼可地爾用于臨床的 K+-ATP通道開放劑,可促進K+外流,使細胞膜超極化,減少CA+內流,生成NO,致使血管平滑肌舒張;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滯度,改善缺血區微循環[6],故可用于MCD的治療。Kostic等[7]研究證實急診PCI術后1天應用尼可地爾可改善微循環功能,降低IMR,增加冠狀動脈血流儲備,Ito等[9]納入60例行急診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發現急診PCI術后應用尼可地爾更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微循環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國內的胡國勇[9]等應用尼可地爾在MVA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本文對照組采用危險因素控制加上尼可地爾,其胸痛緩解率及心電圖改善率分別52.0%、48.0%,其療效低于治療組。
丁苯酞是從芹菜籽中提取出來的特定成份并進行結構修飾而得到的新型化合物,是微循環血管保護藥。臨床試驗證實,該藥可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 具有較強的抗腦缺血作用,明顯改善缺血腦區的微循環和腦血流量,并具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聚作用[10],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有滿意的療效,且副作用較小?;诙”教R床治療急性腦卒中的良好臨床效果,其在心肌缺血方面治療也在探索中。有研究表明丁苯酞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過程中可改善心肌血液微循環,消除血栓的作用[11]。本文丁苯酞與尼可地爾聯合治療組的胸痛緩解率及心電圖改善率分別74.07%和77.77%,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表明丁苯酞在MVA治療有良好效果,并且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