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旭軍
(安徽省海軍安慶醫院 安徽 安慶 246003)
宮頸癌為女性常見的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局部晚期宮頸癌的治療方法, 以放化療為主。有研究指出,同步放化療后聯合化療,可有效抑制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的壽命,改善預后。本文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中,隨機選取82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同步放化療后聯合化療的方法,并觀察了該療法對患者預后的影響:
將我院收治的82例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年齡(52.84±10.51)歲,腫瘤直徑(3.8±1.4)cm。對照組患者年齡(53.71±9.84)歲,腫瘤直徑(3.5±1.8)cm。兩組患者年齡及腫瘤大小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同步放化療,觀察組于同步放化療后,給予鞏固化療。
1.2.1 同步放化療
(1)采用直線加速器體外照射,將劑量設置為180~200cGy/d,5次/w。(2)盆腔照射后,將B點劑量設置為50~55Gy,給予腔內后裝治療,1次/w。(3)腔內后裝治療過程中,宮腔管A點劑量為700cGy,連續治療3~4次。(4)如患者出現3度骨髓抑制,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應暫停治療。(5)同步化療藥物:給予多西他賽30mg/m2+卡鉑100mg/m2(或紫杉醇60mg/m2)治療,1次/w,共治療6w。
1.2.2 鞏固化療方案
給予多西他賽75mg/m2(或紫杉醇135~175mg/m2)+卡鉑(AUC=5)治療,1次/w,21~28d治療1次,連續治療2~4療程。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有效率87.80%、胃腸道反應發生率9.76%、骨髓抑制發生率4.88%、1年生存率78.0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中,心理、軀體、精神、社會功能分別(23.40±1.20)分、(23.51±0.20)分、(22.18±0.72)分及(20.49±1.11)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n心理軀體精神社會觀察組4123.40±1.2023.51±0.2022.18±0.7220.49±1.11對照組4117.45±0.5916.80±1.2015.27±0.9316.01±2.06 P<0.05<0.05<0.05<0.05
局部晚期宮頸癌的常規治療方法,以同步放化療為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其壽命得以延長。但研究發現,同步放化療雖有效,治療后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的風險仍較高[1]。導致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與放射野未涉及亞浸潤灶有關。同步放化療后,患者能否自聯合鞏固化療中獲益,目前尚無統一定論。本院嘗試通過聯合鞏固化療的方式治療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示該治療方法,可進一步殺除腫瘤細胞,彌補同步放化療的缺陷,預防遠處及淋巴結轉移,改善臨床療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本文研究發現,同步放化療后聯合化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87.80%、胃腸道反應發生率9.76%、骨髓抑制發生率4.88%、1年生存率78.05%,與僅給予同步放化療者相比,有效率更高,不良反應更少。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中,心理、軀體、精神、社會功能分別(23.40±1.20)分、(23.51±0.20)分、(22.18±0.72)分及(20.49±1.11)分,與僅給予同步放化療者相比,生存質量更高,優勢顯著(P<0.05)。本文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同步放化療后聯合化療在局部晚期宮頸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同步放化療后聯合化療,有助于提高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減少不良反應,延長生存期限,提升生存質量,改善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