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四川省第五人民醫院口腔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侵襲性牙周炎主要是致病菌對牙周組織和牙齦破壞導致的以周出血、牙齒松動和脫落為臨床癥狀的口腔疾病,常發生于青年健康人群,具有病情發展迅速和家庭聚集性等特點[1]。侵襲性牙周炎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咀嚼、發聲等功能,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較大的不便。目前,牙周基礎治療是侵襲性牙周炎主要的治療方法,其利用超聲波、機械法等對病菌、菌斑進行清理,及時修復、拔除患者的患牙,固定松動牙齒,實現治療的目的[2]。為了進一步了解牙周基礎治療對于侵襲性牙周炎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牙周病學協會規定的侵襲性牙周炎臨床診斷標準[3]。其中男54例,女44例,年齡18~34歲,平均年齡(25.3±1.4)歲。病程11d~3個月,平均病程(15.3±2.8)d;疾病類型:局限性侵襲性牙周炎35例(67顆),廣泛性侵襲性牙周炎53例(113顆);牙齒松動程度:Ⅰ度88顆,Ⅱ度61顆,Ⅲ度31顆。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②1個月內服用抗生素、接受牙周治療;③過往不正規正畸治療史;④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所有患者均實施牙周基礎治療,主要內容如下:①健康宣教 治療前詳細了解患者有關口腔衛生的認知水平,及時糾正其錯誤的口腔清潔觀念和行為,指導患者學會正確選擇、使用口腔清潔工具,提高其對于侵襲性牙周炎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②控制急性炎癥 根據患者炎癥的臨床癥狀,正確選擇阿莫西林、甲硝唑、維生素C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兼以3%的過氧化氫進行沖洗,牙周袋內采用鹽酸米諾環素軟膏進行涂抹消炎處理。此后,對患者全口根尖片的拍攝,采用探針觀察并記錄全口天然牙4個位點上臨床附著喪失、探診深度、兩個位點上的出血指數、牙齒松動情況。③清除致病因子 經過系統的專科口腔檢查后,依據患者牙周的實際評估情況拔除沒有實際價值的患牙,而后采用超聲法清除牙漬、部分菌斑等,然后根據齲齒情況采用齦上潔治、齦下刮治、根面平整等綜合治療方法,消除患者牙齒上的其它菌斑,填充齲洞,矯正不良的修復體。④固定牙齒 采用舌側強力纖維固定和調整松動的牙齒,囑咐患者治療前3個月每月復查一次,而后三個月復查一次,并記錄其牙周治療情況。
觀察對比患者治療前后牙齒菌斑指數(PI)、牙周探診深度(PD)、附著喪失深度(CAI)、出血指數(BI)等情況。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后患者各項指標情況比較 經過牙周基礎治療后,患者3個月、6個月的牙齒菌斑指數、出血指數、臨床附著喪失的深度、牙周探診深度等情況均顯著優于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且牙周基礎治療時間越長,其效果越明顯,見表。
表 治療前后患者各項指標情況(±s)

表 治療前后患者各項指標情況(±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PIBICAIPD治療前2.22±0.482.62±0.594.16±0.335.39±0.63治療后3個月1.76±0.36*1.56±0.82*2.29±0.18*2.44±0.56*6個月1.34±0.16*1.14±0.27*2.06±0.11*2.19±0.25*
侵襲性牙周炎一種亞型牙周炎,其病癥機理較為復雜,至今發病病因尚未明確,推測可能是伴放線菌嗜血菌感染引起機體防御能力弱化,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患者牙周破壞較為嚴重,附著喪失累計多顆牙齒,牙齒較易出現松動、脫落,是臨床上導致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侵襲性牙周炎不僅直接影響患者的咀嚼、發聲等日常功能,而且還給牙齒美觀性帶來負面的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質量。
目前,牙周基礎治療是侵襲性牙周炎主要的治療方法。牙周基礎治療針對侵襲性牙周炎的臨床特點,在提高患者的口腔衛生認知水平前提下,通過有效控制口腔炎癥,及時清除炎癥因子,對松動的牙齒進行有效固定等操作,不僅明顯改善了牙周炎的臨床癥狀,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張曉麗[3]和賈燕[2]的研究結果均顯示,對侵襲性眼周炎患者采取牙周基礎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病變情況,減少牙齒的松動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牙周基礎治療后,患者3個月、6個月的牙齒菌斑指數、出血指數、臨床附著喪失的深度、牙周探診深度等情況均明顯優于治療前,且牙周基礎治療時間越長,其效果越明顯(P<0.05)。
綜上,牙周基礎治療能夠明顯改善侵襲性牙周炎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