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 龔曉丹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 重慶 400037)
腦供血不足是由各種原因引起腦局部血流供應不足所致,是一種會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引起一系列腦功能障礙的神經內科常見癥。患者主要會出現頭暈、頭重、失眠、健忘、視物不清等癥狀,已逐漸成為嚴重威脅老年群體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1]。長春西汀是一種吲哚類生物堿,在慢性腦供血不足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其對患者血流速度方面的影響的研究較少[2]。因此,本研究將討論長春西汀注射液應用于老年腦供血不足的療效及對血流速度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老年腦供血不足患者126例,按照治療方式分成兩組,每組63例;對照組男33例,女30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2.1±3.2)歲。觀察組男34例,女29例;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2.2±3.4)歲;經分析,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①符合腦供血不足的診斷標準[3]。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或存在禁忌癥者。
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包括阿司匹林300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20mg/次,每日晚餐時口服1次;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23mg/次,1次/d;單硝酸異山梨酯片20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用藥基礎上加用長春西汀注射液40mg+250mL生理鹽水,混勻,靜滴1~1.5h。兩組均連續給藥9d。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判斷臨床療效[3]。顯效:患者眩暈、頭痛等癥狀全部消失,病情嚴重程度降低超過2級;有效:患者眩暈、頭痛等癥狀明顯改善,病情嚴重程度降低1級;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病情嚴重程度未降低,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
行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側椎動脈(LVA)、右側椎動脈(RVA)以及基底動脈(RA)的血流速度。
采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結果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結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24%(60/63),高于對照組的71.43%(45/63),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LVA、RVA、BA血流速度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各血流速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流速度比較(±s,cm/s)

表2 兩組患者血流速度比較(±s,cm/s)
注:a指組內比較P<0.05,b指組間比較P<0.05。
組別n時間LVARVABA觀察組63治療前24.3±10.625.7±9.223.9±10.2治療后33.1±5.4ab32.3±5.3ab36.8±10.5ab對照組63治療前24.2±10.525.9±9.024.1±10.0治療后27.9±5.1a28.6±7.1a28.3±11.2a
腦供血不足是老年群體臨床高發疾病,指的是患者腦組織局部出現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其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痙攣、血流動力學改善等關系密切,如若治療不及時,會逐漸發展成為感覺功能障礙、精神意識障礙等,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因此,選擇一種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腦組織血流速度的藥物十分重要。
長春西汀是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藥物,在腦血管疾病治療方面應用廣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加用長春西汀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血流速度。
這是因為長春西汀作為一種吲哚類生物堿,具有高脂溶性,以靜滴的方式進入血液后,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患者腦組織,并抑制磷酸二酯酶,調節血管張力,從而達到增加腦組織血流量的作用;另外,長春西汀還能改善患者腦部動、靜脈的血氧含量,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缺血性腦組織的能量代謝,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頭暈、頭重等臨床癥狀[2,5]。
綜上所述,長春西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腦供血不足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血流速度,有助于增加患者腦血流量,療效顯著,臨床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