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 彭忠(通訊作者)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醫院 重慶 401420)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屬常見臨床急腹癥,該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老年SAP具有治療棘手、病情危險、病理過程復雜等特點。有研究指出,營養支持對SAP所致的繼發性高代謝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使由炎癥反應引起的胰腺或胰腺外組織壞死得到很好的控制,在SAP綜合治療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
以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間在我院首診并進行保守治療的48例老年重癥胰腺炎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中有24例患者,14例男性患者和1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由65歲~78歲之間,平均(70.8±5.3)歲;16例患者為膽源性SAP,4例患者原因不明,2例患者為高脂性SAP,1例患者為特發性SAP,1例患者為酒精性SAP;患者病程在4小時~41小時之間,平均(29.5±9.4)小時。對照組中有24例患者,15例男性患者和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在65歲~77歲之間,平均(70.1±5.5)歲;17例患者為膽源性SAP,2例患者為酒精性SAP,2例患者原因不明,2例患者為高脂性SAP,1例患者為特發性SAP;患者病程在2小時~43小時之間,平均(30.3±9.8)小時。
兩組患者均接受氧療、抑酸、血容量補充、禁食等常規治療,通過X線引導將鼻-空腸管放至Treitz韌帶下20厘米空腸內,25kcal/(kg·d)為攝入總能量,0.15g/(kg·d)攝入氮量,通過腸內營養輸注泵將各營養制劑輸入。營養物質的供應遵循由慢到快、由淡到濃、由少到多的原則。在此基礎上聯合0.4g/(kg·d)谷氨酰胺靜脈滴注。
觀察組患者接受序貫性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患者發病48小時后開始營養支持,第一天輸注300ml氨基酸型腸內營養制劑;第二天輸注600ml維沃;第三天輸注300ml維沃和500ml短肽型腸內營養制劑;第四天輸注1000ml百普力;自第五天輸注1000ml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制劑。在患者可以進食后,將營養輸注量逐漸降低,保證每日熱量攝取在25KJ/Kg以上。
對照組患者接受非序慣性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患者發病48小時后進行整蛋白型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第一天輸注300ml能全力;第二天輸注500ml能全力;第三天輸注800ml能全力;第四天輸注1000ml能全力。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ALB指標、Pa指標與本組治療前對比有顯著上升;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第三天Pa指標(0.276±0.031)、第七天ALB指標(37.88±3.987)、Pa指標(0.295±0.038)與對照組治療后第三天Pa指標(0.243±0.032)、第七天ALB指標(35.23±1.998)、Pa指標(0.257±0.035)對比顯著升高,見表。
表 接受不同營養支持治療的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兩組營養狀況對比(±s)

表 接受不同營養支持治療的老年重癥急性胰腺炎兩組營養狀況對比(±s)
組別指標治療前治療后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觀察組ALB(g/L)33.18±1.86734.52±2.74037.88±3.98739.01±3.501 Pa(g/L)0.221±0.3130.276±0.0310.295±0.0380.314±0.052 BMI25.34±2.61025.49±2.53425.79±2.46226.28±2.471對照組ALB(g/L)34.01±2.66034.46±1.89735.23±1.99838.82±3.171 Pa(g/L)0.218±0.2260.243±0.0320.257±0.0350.296±0.029 BMI25.64±2.51125.02±2.35425.37±2.39625.66±2.561
另外,兩組患者治療后CRP指標、IL-6指標、APaCHEII評分與本組治療前對比均明顯降低;觀察組治療后第七天IL-6指標(25.24±5.144)、第十四天IL-6指標(17.15±3.880)與對照組治療后第七天IL-6指標(32.34±9.956)、第十四天IL-6指標(20.21±3.433)對比顯著降低。
通過本次研究得出,序貫性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老年重癥胰腺炎對患者的機體高分解代謝有較好的緩解效果,早期改善營養狀況,能使腸內營養支持的耐受性有明顯的提高,控制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