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周艷林(通訊作者)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醫院 重慶 401420)
多發性創傷是指由一個致病因素導致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解剖部位同時發生創傷的疾病,本次研究將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車禍導致嚴重多發性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車禍導致嚴重多發性創傷患者的臨床急救進行研究分析,詳細研究過程如下。
將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車禍導致嚴重多發性創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診斷所有患者均被確診,且我院征求了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本次研究同時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我院將所有患者隨機分至兩組,研究組30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齡23~69歲,患者平均年齡43.8±6.9歲,患者受傷時間1~7小時,平均受傷時間2.6±1.1小時;對照組3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22~71歲,患者平均年齡44.6±7.3歲,患者受傷時間1~6小時,平均受傷時間2.5±1.0小時。兩組患者各項基礎信息經檢驗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急救,入院后為患者進行吸氧治療、靜脈通路建立、創傷隨癥治療、維持患者酸堿平衡及電解質平衡,并對患者生命體征和生理指標進行實時監控。研究組患者在實施常規急救的基礎上,同時實施針對性急救措施,針對發生腦疝或顱腦損傷的患者,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對于發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需立即實施常規止血及輸血治療。急救過程中,開放性創傷需要及時進行包扎、加壓,一旦患者發生活動性出血,需要立即對出血部位進行處理。打開靜脈通道后,針對呼吸道阻塞的患者,應及時進行疏通處理,針對發生閉合性血氣胸的患者,為患者實施常規引流,引流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針對部分老年患者,發生休克的幾率相對較大,因此一旦有老年患者發生休克,應采取輸血的方式來降低患者顱內壓。針對有意識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幫助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增強其治療的信心,針對嚴重顱腦損傷的患者,應立即進行開顱手術,并將壞死組織切除。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命體征恢復時間、住院救治時間等治療時間進行調查。
本次研究我院將患者治療效果分為治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治愈:患者臨床表現完全消失,生命體征完全恢復;有效:患者臨床表現明顯改善,生命體征顯著恢復;無效:患者臨床表現無改變,生命體征未恢復。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36.67%和90.00%,對照組患者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26.67%和7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研究組患者的生命體征恢復時間和住院救治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情況對比(±s,天)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情況對比(±s,天)
組別n生命體征恢復時間住院救治時間研究組306.10±2.1911.87±4.21對照組3010.35±3.8717.82±5.33 t 9.838.47 P<0.05<0.05
一般情況下,車禍導致的嚴重多發性創傷患者,其發病較急,傷病程度一般較重,嚴重時可能會累及多個器官,且患者病情的發展速度較快。針對車禍引起的多發性創傷,應該首先對收到損傷的臟器進行處理,對可能受到損傷的部位進行細致檢查。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患者生命體征恢復時間和住院救治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針對性急救措施為車禍導致嚴重多發性創傷患者進行急救治療,患者治療效果顯著,生命體征恢復良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