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燕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素養提升的關鍵時期,新時期教育比較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也就是在基本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情感的表達與表現,也要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在班級管理中積極滲透情感教育,既能提升學生在情感上的表達能力,也能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在價值觀念上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合理的滲透情感教育,這對于學生學習來講,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進而提升學生對道德情感的深入理解,讓學生學以致用。就目前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分析,情感教育依然存在些許問題,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給予其足夠重視,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相對應的教學方案,注重因材施教,保證小學班級管理質量。本文就針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情感教育的巧妙滲透提出相關建議,具體如下。
一、小學班級管理問題分析
(一)管理模式僵化死板
班級管理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不可分,對于傳統的脫離生活的小學班級管理,往往都會使得學生陷入一種死板、程式化的管理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僅僅是為了順應應試教育,無法有效的拓展學生思維,也不能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嚴重限制了學生的開拓性思維培養,甚至使得學生對道德情感的認識完全局限于班級管理本身,無法在死板、教條的班級管理環境中體會到快樂和輕松的感覺,這顯然不利于滲透情感教育,更會嚴重影響學生的道德情感認知。
(二)師生溝通方法不科學
對于小學班級管理來講,傳統的師生溝通方法基本上都是采取一對多的單向性溝通方式,這無異于“填鴨式”“灌輸式”等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在作用上僅僅是為了滿足應試教育的基本要求,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學生并沒有把班主任的話真正的聽進心里,不佳的溝通情感體驗直接導致學生無法產生持續的情感反應,也就無法獲得很好的學習和生活情感體驗。
二、小學班級管理的情感教育的滲透
(一)創設情感學習環境
情境的創設決定教學的環境,在課堂教學時,班主任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通過特定的情境直接參與情感的表達,這樣,學生在構建生活的現實情景中,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思維,培養學生對環境、對人物、對事件的認知深度,讓學生在心理上對于負能量以及一些消極的情感進行拋出,進而接受一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讓學生的心靈受到一定的洗禮。如:角色扮演,就是情境創設的很好體現,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對生活中某一片段或者事件進行自我參與式的模仿,這既可以使學生能夠在熟悉的情景中進行思考,還可以讓學生對生活實際進行實踐性的感悟,進而提升自我的情感深度。
(二)開展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班級管理方法,在滲透情感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引入案例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分析不斷深化道德情感認知,從而增強情感體驗。如在班會課中,班主任針對班級中的紀律問題進行分析,如果一味的說學生這里那里做的不好,顯然蒼白無力,不會讓學生產生很強的情感體驗,所以,班主任可以這樣引入:“小剛和小紅是好朋友,但是因為小剛不遵守課堂紀律,時常會影響小紅學習,所以小紅漸漸開始討厭小剛”的案例,引發學生從友情角度思考遵守班級紀律的重要性;然后,班主任讓學生圍繞“紀律”“友情”進行討論,在課堂討論中,學生的道德情感認知又進一步深化,這時班主任再次給出案例:“小剛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主動找小紅和班主任認錯,并主動擔負起維護班級秩序的責任,小紅看了很高興,又和小剛成為了好朋友”,讓學生學習如何知錯改錯;最后班主任給借助這樣的案例給學生總結:“遵守紀律非常重要,它會讓人贏得他人的尊重,讓人喜歡和你做朋友。”讓學生懂得遵守紀律的重要性。
(三)更新教學理念
傳統的班級管理基本上都是以班主任為主體,在新時代的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班主任作為教學的主導,改變過去灌輸式的班級管理模式,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的主體性,以學生實際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情感需求等方面為教學的根本出發點,積極拓展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真正的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自我的提升,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如:班主任在抽查學生的作業時,針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班主任要轉變以往的批評式方式,認真耐心的指導學生尋找自己的錯誤所在,引導學生予以改正,這樣學生才能產生“情感認同”,在情感上才能慢慢的接受教師的教誨。
(四)構建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也就是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感受道德情感的存在價值,利用生活中的多樣化的案例、事件、活動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外活動,感悟道德情感的真正內涵,讓學生自主的充分適當內心的情感,進而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還是以班級紀律問題分析為例,班主任除了要通過具體案例教育學生遵守紀律之外,還要通過播放一些橫穿馬路、亂扔垃圾等一些不良行為的街拍視頻,從視覺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情感沖擊,讓學生感受這些不良行為的錯誤和低俗,懂得熱愛環境、遵紀守法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領到學生走出課堂,積極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環衛”、“我是小交警”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自我的素養,感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科學合理的滲透情感教育,既能讓小學教學理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成效。這樣的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班級管理教育,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無論是情感,還是思想行為都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價值觀,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魯金鳳.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4(11):129-129.
[2]陳波,王偉.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a5):182-183.
[3]于朝霞.探討情感教育滲透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6(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