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朝倫
(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醫院,貴州 貴陽 550014)
肱骨髁上骨折指的是發生在肱骨遠端內外上方的骨折,在兒童中發病率較高,若處理不當極有可能發生缺血性肌萎縮等并發癥,對患兒日后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但仍存在發生的可能,因此除科學治療外,給予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旨在分析圍手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兒中的護理效果。
隨機對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6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進行分組,研究組男患兒18例,女患兒13例,年齡5-11歲,平均年齡(8.0±0.5)歲,對照組男患兒17例,女患兒14例,年齡6-12歲,平均年齡(8.5±0.6)歲,兩組患兒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由于患病群體為兒童,配合度較差,加上恐懼心理較為嚴重,影響治療和護理,護理人員及時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安撫患兒情緒,盡量消除患兒恐懼心理,耐心叮囑患兒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并根據不同性格的患兒制定不同護理方案,以提升護理效果;
2.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石膏拆除前,需指導患兒進行康復練習,提升患兒肌肉收縮能力,指導患兒手腕朝著不同方向進行主動運動,可借助皮筋或通過緊握拳頭的方式促進手腕功能恢復,拆除石膏后,重點進行肘關節主動訓練;
3.患兒進行康復訓練前,可進行蠟療,用毛巾將蠟包住,使肘部與蠟燭進行全方位接觸,康復訓練后,使用冰敷的方式對患兒進行護理,以緩解患兒肌肉疲勞[2]。
1.骨折恢復優良率,采用Flynn標準評定,優:骨折基本愈合,肘關節無內翻,關節活動度>110°,良:骨折基本愈合,關節活動度0°- 100°,可:骨折基本愈合,關節活動度0°- 80°,差:骨折雖愈合,肘關節出現內翻或僵硬,或出現骨化性肌炎,關節活動度<40°[3];2.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定。
軟件選擇spss26.0,骨折恢復優良度及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組間對比行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意義。
研究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骨折恢復優良率為96.77%,對照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骨折恢復優良率為80.65%,研究組較對照組高16.12%,有統計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骨折恢復優良率對比
研究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有統計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肱骨髁上骨折容易導致功能性障礙,尤其是對于骨折的患兒,一旦恢復不佳,將對患兒日后生活造成一定影響,指導患兒進行早期適度主動或被動運動,可有效促進肌腱和韌帶等關節和軟組織的牽伸,避免出現關節內滑液、粘連等現象。對患兒實施圍手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兒骨折愈合情況,評估患兒心理反應能力、接受能力等,給予患兒鼓勵,講解、示范操作要領,高度重視水腫、疼痛現象,反復查驗骨折復位情況[4]。本文統計結果可以看到,研究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骨折恢復優良率為96.77%,較對照組高16.12%,研究組肱骨髁上骨折患兒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有統計意義,P<0.05。綜上所述表明,對肱骨髁上骨折患兒實施圍手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骨折優良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價值顯著,值得臨床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