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放廣 楊天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對外公布,千年大計,備受矚目。
2018年4月,中其中央、國務院批復《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
2019年1月,《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對外公布。
雄安新區設立兩周年之際,百度研究院商業智能實驗室從雄安居民活動和出行角度出發,研究雄安新區現狀,利用百度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發布了雄安新區目前的居民活動狀態和出行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雄安新區“先謀后動”,正在努力建設人類發展史上的典范城市。
“從大數據角度出發,結合雄安功能區和道路規劃現狀,我們的研究可以為新區的基礎設施布局、道路立體設計、公共交通設施投放策略、宏觀與微觀城市功能區布局等提供重要參考,助力雄安新區的基礎建設工作。”百度研究院商業智能實驗室主任熊輝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旅客在白洋淀站準備乘坐D6656次動車(王化娟/攝)
從地理位置來看,雄安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東部,由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及其周邊部分地區組成。現在雄安內部的人口流動呈現一種怎樣的狀態?
“總體而言,三個縣相互之間的流動,呈現出‘容城安新交流頻繁,雄縣活躍度較低的現狀。”——根據百度大數據的分析結果。報告中作出了這樣的判斷。
旅客在白洋淀站準備乘坐D6656次動車(王化娟/攝)
其中,容城縣的人口流動量較大,與雄安新區的政府駐地設在容城縣有關。容城縣、安新縣的交流最為頻繁,則可能與初期重點建設的起步區設在容城、安新的交界處關系密切。
相比之下,雄縣在三個縣的互動中活躍度較低,卻在流向全國除雄安外其他地方的流量排名中超過另外兩個縣。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雄縣作為五個組團之一。未來將會承接中關村科技園的功能,打造升級版中關村,屆時會有更多雄縣人口回流,積極參與雄縣建設。
地處華北平原的雄安,交通便捷通暢,自然環境宜人,雄安居民是否愛出門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呢?
百度大數據表明,雄安居民的出行中心,在三個縣城的中心點圍成的三角形內部,且剛好位于規劃起步區的中心位置,出行半徑是30千米,基本位于雄安境內。
熊輝團隊將居民的出行目的分為12個主要類別。根據大數據,雄安居民最主要的出行目的是旅游。“這反映出白洋淀等景區作為京津冀城市群旅游名勝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當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吸引力。”熊輝說。
此外,工作作為第二大出行目的,反映出雄安居民已經將較多精力投入到這座未來之城的建設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出用餐、娛樂和購物的時間占比將穩定增加,雄安經濟將日趨活躍。
通過百度定位大數據,熊輝團隊發現,雄安新區的人群活動主要集中在三個縣城中,其中三臺鎮作為鄉鎮行政區劃,人群活躍度堪比縣城,“北方鞋都”的活力可見一斑。
在綜合分析了雄安居民的活動現狀后,報告指出,一方面,當前雄安新區內居民的活動基本仍屬于縣域模式。但預計至2035年左右,雄安達到二類城市水平時,會對外地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不僅人口數量較現在會翻一番,春節期間的人口流動多半也是人口外流回鄉過年。
另一方面,現在居民的主要聚集區在縣城和發達鄉鎮,與起步區交集很小;未來起步區和發展區建設起來后,居民的主要聚集地會向起步區及其周邊的三個安置區域集中。
中國城市的未來什么樣?承擔著新時代發展使命的雄安將積極作答。河北省省長許勤曾從五個方面推介雄安新區——一座綠色生態、創新驅動、智慧智能、幸福宜居、開放包容的“未來之城”。
參與報告撰寫的百度研究院商業智能實驗室數據分析師徐穎告訴本刊記者,他們此次選取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有關“幸福宜居”的部分指標,對雄安當前的狀況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進行了對比,描摹出了雄安離幸福宜居有多遠。
報告首先統計了雄安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結果顯示,雄安本地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外來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這或許是因為,原本并不算發達的雄安三縣受教育水平較高的本地人口多在外地(如一線城市)生活和工作,而外來建設雄安的人口暫時多為大型國企或科技公司員工,受教育程度相對要高一些。”熊輝分析說。

雄安居民出行目的占比隨月份的變化示意圖
他同時指出,雄安在2035年的目標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3.5年,相信未來隨著北京知名的大、中、小學搬遷過來后,以及科技和商業蓬勃發展起來后,本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會大幅提升。
交通出行方面,當前雄縣、安新縣和容城縣的道路密度與發展目標尚有較大差距。熊輝團隊建議未來鋪設的道路長度是當前的一倍以上,安新縣的道路可能需要再鋪設3至4倍的長度。
雄安計劃在2035年構建起以“公交+自行車+步行”為主的出行模式,綠色交通出行占比達90%。在協同分析了公交站點與居民出行的需求分布后,報告指出雄安還應加大力度發展公交系統。
從雄安當前的公交分布來看,居民的出行需求仍集中在縣級行政區劃的城區和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鄉鎮,如三臺鎮、昝崗鎮、大河鎮等。而公交站點的分布則主要集中在城區和主干道上。
預計至2035年左右,雄安達到二類城市水平時,會對外地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不僅人口數量較現在會翻一番,春節期間的人口流動多半也是人口外流回鄉過年。
不過,隨著起步區及安置區內的交通網絡規劃完成,外圍有快捷的“一快、一軌、兩主干”、內部有密集的公交站點,未來,居民們會享受到非常便捷的公共交通。
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城市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數量直接關系到居民文化生活的豐富性和幸福感。
熊輝團隊數據科學家劉浩對《瞭望東方周刊》說:“2035年雄安‘在數字網絡環境下。高標準布局建設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非常令人期待。”
“未來十幾年內,雄安起步區還會逐步建立起體育健身設施網絡。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未來雄安居民能以更加健康的姿態投身社會建設。”熊輝說。
他還指出,“未來北京的許多優質醫療資源會向雄安輸送。到2035年,雄安不僅醫療機構充裕,居民就醫路途也會大幅縮短。”
(特別說明:本文部分統計結果系通過百度大數據挖掘和計算得出,僅供參考。)